2014年,工程機械市場步入低迷,張艷飛、張朋飛兄弟倆卻選擇在此時入行。雖然面臨著更大的壓力,但是他們卻說:“行情越是不好的時候,才是機會最好的時候”。這一發展思路,與股市的抄底定律不謀而合,考驗的是操作者的心態、對市場的認知以及準確的分析。
▲ 張艷飛
借的錢是有限的,但賺的錢是無限的
“14、15年,國內不少廠商為了刺激消費,壓低利潤空間,這一舉動讓許多同行去買了新車,但在大環境的影響下,業務并不好做,‘熬’是那年的關鍵詞。如果當時買新機,供車壓力很大,二手機就不一樣了。有些同行熬不住,紛紛賣車,這就是我們進場的好時機。”
到2016年,張艷飛、張朋飛兄弟倆共購入了10臺小噸位二手起重機。“我了解機器設備,不擔心維修保養的問題,只要有人賣車且價格合適,向親戚朋友借錢我也要全款買下。沒有還款壓力,加上業務項目支持,總體而言,我手上的二手機,回報率是高于新機的。作為商人,一定要明白,在業務穩定的前提下,借的錢是有限的,而賺的錢是無限的。
定期復盤,總結過去,分析未來
從起步到不斷擴大,張艷飛、張朋飛兄弟倆的成功不可復制,“為了保持企業的生命力,我們每隔2-3個月就會與公司的骨干人員召開一次經營會議,定期復盤,結合數據總結過去,緊跟時勢分析未來。”
2018年,張艷飛就接下來的市場發展做了預測:“國內起重機市場已經形成了市場雖大但魚龍混雜的局面,未來國家勢必要嚴格把關,拔高行業門檻,提高準入要求。”為了讓公司提前適應未來的發展趨勢,2019年,兄弟倆一次性購入12臺全新的三一起重機。與張艷飛的預測一致,當時業內對起重機的車齡要求變得嚴苛,未做好準備的公司,自然就被市場淘汰了。
設備靠譜是必要項,服務則是加分項
“我們買車時,故障率低是最重要的,服務則是加分項。當決定大批購入新機時,我們的首選就是三一。在2017年的時候,我們買了一臺三一的二手機,是2014年產的STC500S。這臺車的故障率很低,基本只需要日常的維護保養。二手機的表現都如此出色,所以在大批次買新機時,我們更是毫不猶豫地認準三一。”
對于一家公司來說,管理者的遠見是一種優勢。面對2020年的發展趨勢,張艷飛心里又有了自己的看法:“我們一路走來,始終保持著對國家政策、市場環境高度關注的狀態,就今年下半年而言,大噸位是‘兵家必爭之地’,前不久我們剛入手一臺SAC3000T,下半年或者明年還將繼續買入。”
以二手機發家,靠新機發展。張氏兄弟走的每一步,都與旁人不同。這得益于二人的遠見卓識,以及團隊強大的執行力,他們能夠看見公司的發展圖景,更能在關鍵時刻抵抗內外部壓力,堅持正確的戰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