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落實省委、市委“產業項目建設年”的部署,今年以來,長沙縣全力以赴抓實產業項目,圍繞省20條新興優勢產業鏈、市22條產業鏈建設,加快項目建設。一大批年輕人在項目建設現場干事創業、揮灑青春。
今天起,掌上星沙推出大型新聞紀錄片《我的青春在項目》,把鏡頭聚焦奮戰在長沙縣各個領域和行業的有為青年,分享他們在項目建設中的奮斗故事,詮釋當代青年對于“青春”的真正定義。
第四期節目,我們采訪了80后湖北小伙、三一重卡研發總監朱宏。
新起點:加入三一重卡
Part one
買了車、買了房,結了婚、工作穩定、孩子上學……當生活漸漸安逸,有多少人敢主動跳出舒適區,開啟艱難的“二次創業”?
38歲三一重卡研發總監朱宏就是擁有這樣勇氣的人。2017年,來自湖北黃岡的朱宏辭去了中國一汽管理層職位,來到三一集團,加入當時只有4名員工的三一重卡。朋友親戚都說他傻,朱宏笑:“我被‘洗腦’了,傻也傻得心甘情愿。”
給朱宏“洗腦”的人是三一重卡董事長梁林河。2年前,朱宏在中國一汽負責一款新車型的開發項目。正在籌備三一重卡的梁林河找到了他,兩人第一次見面就相見恨晚,談話從下午直到晚上,梁林河所描繪的互聯網思維造車模式深深吸引了朱宏。
“三一重卡有太多的模式都是顛覆性的,全新的模式加上三一的制造力量,讓我感受到了這個項目未來的前景。”朱宏就這樣動了心。
矢志,不畏前進
Part two
不過,在入職后,梁林河的目標還是讓朱宏受到了“驚嚇”:打造中國互聯網卡車第一品牌,打造一家市值100億的上市公司。而定下這個目標的時候,三一重卡只是三一集團的一個事業部,整個事業部包括朱宏自己在內僅有17人,17人中還有8人是應屆畢業生。
那段時間,朱宏宛如入職了一家全新的創業公司,從產品研發到商務洽談,從對接供應商到辦公室衛生清掃,他都要過問。甚至兩位小年輕心態不穩定,出現了想要離職的念頭,他還充當起了“心靈導師”,為團隊成員加油鼓勁。
盡管有著三一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制造能力,但歸根究底只是龐大的三一集團對新領域的一次嘗試和探索。一年多的研發和制造的時間里,所有成員都在興奮和壓力中度過。
當首款樣車推出來,大家心里又忐忑又激動,市場會愿意買單嗎?
首戰告捷,前進不止
Part three
結果要比想象的更出人意料——2018年3月31日,三一重卡首次開啟網絡預售,僅用時53秒,預售的500臺三一重卡全部售罄,銷售額突破1.35億元。看到跳躍的數據最終定格,守在電腦屏幕前的朱宏才長舒了一口氣,無論對自己的產品具備多少自信,市場的認可才是最“硬核”的標準。
時隔一年后,在2019年5月18日上市一周年的搶購活動中,再次刷新紀錄,創造了16秒1200臺神的銷售神話。
泰戈爾曾說,青春是沒有經驗和任性的。而年輕的三一重卡當時在其他行業“大佬”看來,就是任性的。三一重卡有多任性?從產品升級換代的頻次就可見一斑,目前汽車行業中,卡車的車型換代一般是3年一次,朱宏此前在中國一汽所負責的項目,研發就用了三年時間,快一些的乘用車換代時間一般是一年,而三一重卡從上市開始算,一年之間就換代了8次。
每一次換代,消費者看到的只是部分配置的增減,但對于研發團隊而言,背后要解決的問題非常繁瑣。就比如被消費者津津樂道的三一重卡駕駛艙1.2米大床,要在駕駛艙里放下這張床,不僅要對駕駛艙的結構進行調整,而且對使用鋼板的強度也有更高要求。再比如配置的隨車WIFI,不僅是將一個WIFI發射器塞入車內那么簡單,朱宏還帶著團隊成員前往了中國移動,“軟磨硬泡”之下,才從中國移動得到了卡車司機可以接受的流量包月價格。
未來可期 ,共創輝煌
Part four
如今,三一重卡依舊保留著第一次預售時的勢頭,每一次網上搶購,都是在幾分鐘內銷售一空,是大家眼中的“網紅”。17位初創團隊成員都分到了三一重卡的股份,一旦公司上市,便又會誕生一批“打工富豪”。不過,這群年輕人并不滿足于此,他們正在開發更新的版本,要把三一重卡推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當時,首批售出的500臺三一重卡被命名為英雄版,因為朱宏認為,嘗鮮購買第一批三一重卡的車主都是勇于嘗試的英雄。實際上,為年輕的三一重卡注入生命力的朱宏和他的同事們也堪當此稱號。“事業有成時,以歸零心態投入創業,讓一份新事業從無到有,直至打造出爆款產品,這也是一種英雄主義吧!”他不無驕傲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