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知識產權保護日”,一哥來給大伙講講三一商標的故事。
圖丨三一創始人合影
1986年,梁穩根等四位年輕的知識分子從國營企業辭職后,創建了漣源茅塘焊接材料廠,也就是三一集團的前身。
為什么叫“三一”呢?
剛創業的那年春節,梁穩根寫了一幅對聯,上聯是:創建一流企業,下聯是:造就一流人才。當時一位省領導在視察時,提出可再加上一句——做出一流貢獻。這一建議被梁穩根采納。
商標的設計圖出自婁底市一位美術老師之手,設計費是一百塊,相當于當時唐修國2個月的工資。
拿設計圖的那天,唐修國駕著摩托車冒雨開了31公里,從漣源趕到婁底市區,他把用信箋紙畫的設計圖裹進衣服里,帶回去給大伙看。
唐修國給梁穩根說,設計圖帶回來了,蠻好的。我們的商標用三個“1”把“創建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貢獻”的企業目標設計進去了。
大家圍著設計圖討論一番,都覺得挺不錯。這個設計方案當場就被定了下來。
圖丨三一1988年申請的第一枚商標
1988年,漣源焊接材料廠作為申請主體,成功注冊了第一枚商標。
今天,我們在商標局的網站上,可以看到它的模樣。雖然圖片很模糊,但沿用至今的“圓 + 三角”經典樣式已基本呈現。
商標主體部分由三個“1”造型首尾相扣,形成一個金字塔結構,對稱結構體現工業感及穩定感,傳達出“ 打造三個一流 ”的企業愿景。商標下方的宋體字“三一”也十分引人注目。
2004年,該商標轉讓至三一集團名下。
圖丨三一1993年申請的第二枚商標
1993年,公司在原商標基礎上增加了英文字母SANY,注冊了中英文組合商標。
整體樣式變成了時髦的鏤空設計,從現在的眼光看,左右下角的“三一”和手繪風的“sany”顯得有些出戲,但折射出企業創始人那個年代超前的國際化眼光。
圖丨三一1994年申請的第三枚商標
1994年,三一重工成立。公司去掉了下方的中文和英文文字,將單獨的圖形商標進行注冊。
同年,我國第一臺大排量、高壓力混凝土輸送泵在三一重工下線。當時,設備機身上就用的是這個標。
圖丨三一1999年申請的第四枚商標
1999年初,公司在原有組合商標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形成了圖形加英文的組合。
該組合方式一直沿用至今,也成為了全球客戶最為熟悉的三一經典標志。
圖丨沿用至今的三一核心圓形商標
2002年,三一的拖泵、泵車成為中國市場份額第一,并首次打開海外市場。視野更開闊的三一,也開始加大對商標權益的保護。
同年,公司將“三一”、“SANY”以及上面的圖形商標在全部45個類別進行了注冊保護,并針對關聯商標、立體商標等領域加強布局,鞏固權利。
事實證明,公司對商標的全面布局前瞻性地確保了此后在金融、保險、互聯網、房地產等方面滲透的知識產權基礎。
圖丨股權分置改革大會上,醒目的三一商標組合
之后三年,三一迎來了高速發展。
這段時期,多個“世界第一”的產品與施工紀錄在三一誕生。2003年,三一重工成功在A股上市,還成為了“中國股改第一股”。
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先后視察三一,對企業給予了高度評價。
由于出色的市場和品牌表現,2005年,三一的中文商標和圖形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和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而在2006年,發生了一件在三一,乃至中國企業發展史上不得不提的事。
當時,三一正在英國申請注冊商標,德國戴姆勒-奔馳公司向英國高等法院提起“三一商標侵權其三叉星商標”的訴訟。
在接到訴狀后,三一迅速應訴答辯,同時向法院提起反訴,請求部分撤銷“三叉星”商標在英國和歐盟的部分指定商品。歷時三年,公司提交了大量詳實的證據,堅決維權。
2009年,法院最終判決駁回了起訴方的訴訟請求。該案的審判結果意味著三一重工與這家企業的商標之戰取得了實質性的勝利,此案也被外界稱為“中國知識產權國際勝訴第一案”。
截至目前,三一圖形商標已經在超過100個國家獲準注冊。
2011年,三一已在多個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成功邁入了“全球市值500強”高地,產業遍布五洲四海。
當時,三一率先開啟了數字化發展道路,并同步申請注冊了“iSANY”商標。
圖丨久隆保險開業
2016年后,“久隆保險”、“魔豆倉”、消防車系列、卡車系列、三一云谷等一系列新的商標先后注冊。
這些獨具特色的獨立品牌和商標樣式,標志著三一在創新發展領域迎來了“百花齊放”。
圖丨三一商標使用規范
知微見著,極簡的商標發展史,隨處可見的品牌LOGO,卻足以窺見三一30多年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
在今天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銘記企業歷史,共筑美好明天。
圖丨三一商標常見使用組合,請規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