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救援隊正在救助幸存者
2008年5月12日,在這個令人心驚膽戰的日子里,三一人成為首批奔赴汶川參與救援的人。他們不眠不休,與死神賽跑,經歷過成功救援的歡欣,也見過了生命逝去的悲痛。十年過去,他們過得怎么樣了?
羅小軍:人生追求有了很大的變化
羅小軍參加營銷會議
十年前,我是一名剛從部隊出來的軍人,2008年5月6號加入了三一,應聘的是服務工程師。
在12號那天,看到新聞知道汶川地震了,當時到處都在議論這件事情,我也明白這是一次多么艱巨的任務。我申請了三次,領導同意我去了,我和同事一起開起重機前往汶川。
見過千人坑、萬人坪嗎?這些我都見過。那里遍地都是遺體,空氣中全是氣味,現場的同事都吐了。我和戰士們一起將遺體抬起、裝入再封袋子。最難忘記的是,一個母親抱著一個孩子,一個沒有體溫的孩子,在那坐了三天三夜。烈日曬得我們一身的斑痕,汗從來沒有停過,但是都沒法洗個澡。
這次參與救援對我的影響很大。回來后一個月還經常做夢到了現場還在救援。后來,我沒有去過那里了,也不想去那邊,只有祝福那些留下的人們幸福健康。因為去那會想起那些遺體,還有那些未成年的孩子,歷歷在目,無法忘記。那是一種痛,無法承擔的痛。
我的人生追求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我認為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活著就好,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我每年回農村都會去看望孤寡老人,盡自己的一點力量帶給更多人的溫暖。
工作上,我盡自己的全力,從來沒有去向上級要求過什么,從沒關心過一個月發了多少工資。在東北我干了七年,從服務工程師做到了服務經理,2015年開始,調到三一重起營銷管理部當區域經理。這個過程,既要能吃苦,還要耐得住寂寞,一個男人的堅強不需要有太多的人理解,但是一個男人的肩膀擔的是責任。2017年6月,我從東北調到浙江,又有新的環境和工作方式。我喜歡與客戶一起交流,一起去為客戶排憂解難,一起去創造價值,讓工作充滿激情。
田裕寶:又參與了雅安地震救援
田裕寶與設備合影
2008年,我還只是一個三一重工四川分公司泵送服務實習工程師。
汶川地震當日,我和我的師兄在成都修理廠里實踐。突然,整個房子隆隆直響,地也在波動。師兄把愣在那里的我拉出了廠房,說是地震了!直到整個地震結束,整個人都是木的。過了一個多小時,我才從新聞了解到大地震的實情。
看著祖國家鄉受災受難,作為黨員,剛剛畢業希望自己為祖國貢獻力量的我,也迫切希望到災區去救災。這時,三一重工就地組織救援隊,我就立即報名參加了,雖然當時不知道是去哪里,但是唯一肯定的是去就是對的!
在災區救災的場景,至今都不能忘懷,可能這一輩子也不能忘記了。在災區看到鄉親們,因為地震流離失所,與親人兩相分離,這些支離破碎的場景,猶如電影里的災難片,令人心痛!有的地方甚至因為山體滑坡,整個村莊都沒有了。這些母哭子逝、房屋倒塌的場景,讓我只能拼命多做事來減輕心中的痛楚。
救災時,我也認識了許多人。在頭幾年,我還經常過去看看他們, 以后也會去,那是一道抹不去的傷痕。
過去十年里,我都在四川工作。2013年雅安地震時,我正在成都休假,得知消息后,我知道,就如汶川地震一樣,有人肯定需要我們的幫助。因此,跟家里人告別了就立即只身去了雅安參加救援。后來,我就申請到雅安做服務,也是想通過自己努力來幫助更多需要我幫助的人。為了便于災區建設,經領導同意,我在雅安建立了代理商第五個修理廠,還參加了蘆山、寶興等重點受災區域的重建工程,以及雅安315國道、雅康高速的重點項目建設支援。
四川是我的家鄉,我不愿離開這里。因為我知道,這里需要我,需要我來付出來建設更美好的四川。
楊廣志:更熱愛生活,不計較得失
楊廣志在對設備進行維修
我是湖南岳陽人,當時,我是泵送事業部的一名服務工程師,剛結婚2年,有個小孩,應公司派遣,2007年到四川分公司工作,工作地點在成都。
5月12日,我出差到了南充。正在給客戶檢查設備的時候,突然就感覺人站立不穩,設備也在跳動。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看到大樓里的人都在往外奔跑,驚慌地喊著:“地震了,快跑啊!”接下來2分鐘,手機也不能打電話了,只能發一條信息出去報平安。
在返回成都的路上,沿途看到的都是被地震破壞的建筑,還有各種事故。當時還有同事在甘孜州出差,受地震影響一時回不來,也讓所有人擔心不已。
對于這次地震救災,其實公司的應急反應速度真的挺給力,長沙總部發設備來災區救災,四川分公司的人員組織已經完成,我們連夜就趕往災區。當時什么都顧不上,國難當前,能出力的就出力,個人安危真的沒想過,想到的是能在災區做點什么,哪怕能提供一點點幫助給需要的人。
站在廢墟上,才感受到地震的破壞力實在是不能估量。幾百米高的大山可以垮下來一大半,整個村莊都被埋在下面,人員傷亡就像經過了一場戰爭,而且6級以上的余震不斷,感覺人在大自然面前多么的脆弱。當時濟南軍區的部隊也來了,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國家強大了真的好。
不知不覺過去十年了,經歷了汶川大地震后,我更熱愛生活,誠信為本,不去計較一些得失,與人為善,也與人方便。
郭光榮:曾回北川,已是一座新城
郭光榮(右一)與三一救援隊
地震的第二天,在公司組織下我們三一重工西南分公司一行6人就踏上了前往震區北川縣城救援的路,兩車都盡量多裝干糧和水,我們知道這也是災區人最急需的。
到達縣城后,所見之處一片廢墟。已有先期到達的部隊等救援隊伍在開展救援,主要針對震前樓房集中及人員密集處,如學校、小區等。因此,我們就去一些偏僻處看是否需要幫助的。正好碰上一些當地人前來尋求幫助,我們來到了一處廢墟,通過敲打呼叫,里面確實有回應,是一位老奶奶,且已非常虛弱。這里暫時還沒有救援隊伍過來,但是時間不等人,于是我們決定開始分工后徒手清理救人。在此過程中,既要防止余震,還要防止挖掘清理導致廢墟倒塌,心一直懸著。當老奶奶的手露出來的時候我們一下子叫了起來,是激動,更是欣慰!
郭光榮正在巡檢設備
在災區經歷的一切,都對我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看到了那些肢體殘缺、家破人亡的人,真的是慘不忍睹。我們經過這次災難的人之間,也時常會進行交流,大家都會給予別人力所能及的幫助,多做善事。
其實,我們就是普通人,也不高大上。剛從災區回來,還會夢到那些場景,隨著時間推移,也慢慢淡忘了。幾年前,我回過一次北川,那些殘垣斷壁都看不到了,已經是一座新的城市。我聽說,三一瀝青攪拌站、壓路機、攤鋪機都參與了災區重建。因為是各個省份對口支援,所以甚至還有遼寧客戶帶著三一設備來這里。
十年前,三一響應的速度非常快,十年后,重建的效果也很明顯,我真的覺得,三一是一個很負責任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