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b1ld9"></strike><del id="b1ld9"></del>
<span id="b1ld9"><video id="b1ld9"></video></span>
<strike id="b1ld9"></strike>
<strike id="b1ld9"></strike>
<strike id="b1ld9"></strike>
<span id="b1ld9"><i id="b1ld9"><del id="b1ld9"></del></i></span>
<strike id="b1ld9"><dl id="b1ld9"><cite id="b1ld9"></cite></dl></strike>
<span id="b1ld9"></span><strike id="b1ld9"><i id="b1ld9"></i></strike>
<span id="b1ld9"></span>
<ruby id="b1ld9"></ruby>
<span id="b1ld9"><dl id="b1ld9"><ruby id="b1ld9"></ruby></dl></span>
<strike id="b1ld9"></strike>
<strike id="b1ld9"><dl id="b1ld9"><del id="b1ld9"></del></dl></strike><span id="b1ld9"></span>
<span id="b1ld9"><video id="b1ld9"></video></span> <strike id="b1ld9"></strike>
<span id="b1ld9"><dl id="b1ld9"></dl></span>
<ruby id="b1ld9"></ruby>

公司動態

首頁 > 公司動態

英媒:三一重工收購普茨邁斯特成歐洲向中國投資者開放象征

2016-06-08 10:53:57

英媒稱,在中國企業紛紛收購德國知名的中小型制造商之際,德國政要們擔心中國買家可能會拿走他們引以為豪的技術,并將就業機會移至海外。但作為最早賣給中國公司的知名德國中型工程企業之一,普茨邁斯特說這類疑慮不過是杞人憂天。

2012年時,有58年歷史的混凝土輸送泵制造商普茨邁斯特(Putzmeister)被以3.6億歐元(4.02億美元)賣給了中國同業三一重工,該公司員工當時在工廠大門外抗議,擔心會丟掉飯碗。

但四年過去了,普茨邁斯特在德國的雇傭情況一直保持穩定,且已經承諾至少會維持到2020年。營收增加了將近三分之一,品牌仍完好無損,且與供應商建立的關系也絲毫未變。

報道稱,在中國企業再度來到德國進一步收購之際,這件已經完成四年之久的并購案再度引發各界關注,這次則是作為如何在出售公司的同時保全國內運營的范例。

在最新這一波中國企業的收購熱潮中,家電制造商美的集團(000333.SZ)上月出價50億歐元收購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庫卡集團(Kuka),中國福建宏芯基金(Fujian Grand Chip Investment Fund LP, FGC)同意支付6.7億歐元收購半導體設備生產商愛思強(Aixtron)(AIXGn.DE)。

德國經濟部長加布利爾本周暗示了政界的不安,稱他希望看到有德國或其他歐洲公司對庫卡集團提出收購要約。

普茨邁斯特的高管記得當初也有類似的疑慮。在該公司求售前,銷售才剛開始從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復蘇。

報道稱,前來求購的三一重工主要拜向中國客戶出售價混凝土輸送泵之賜,得以超越普茨邁斯特,成為該領域的全球市場領導者。因此外界容易想象三一重工在完成收購后將奪取德國的設計,并裁減德國的工作崗位。

但普茨邁斯特的德國執行長Gerald Karch強調從沒有那樣的計劃。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公司戰略都是要嚴格維護兩家公司的品牌和企業形象,”他在回答提問的電子郵件中表示。

三一重工收購普茨邁斯特后,并未將生產移往中國,而是采取市場區隔,在中國銷售自家的輸送泵,普茨邁斯特的產品則在全球其他市場行銷。普茨邁斯特的輸送泵仍采用之前供應商提供的德國設計零組件,而該公司則扮演合并后公司的全球配銷中心角色。

“存在正面的推動力,”專業諮詢顧問公司MelchersRaffel合伙人Frank-Christian Raffel稱。“顯然這家公司被中國人經營得很好。”MelchersRaffel專門從事德語系國家和亞洲國家的并購交易諮詢。

報道稱,由于普茨邁斯特德國工廠的雇用情況穩定,四年前曾反對合并的工人們如今說,比起被來自其他地方的買家收購,他們的運氣可能好多了。

“我覺得如果是美國公司,對員工而言可能更糟糕,”普茨邁斯特工會主管Joerg Loeffler稱。

然而,這項并購從銷售及聘雇的角度來看雖屬成功,但公司也承認或需數年時間才能整合雙方迥異的企業文化,以及實現合并的所有好處。

混凝土專家

報道稱,普茨邁斯特的公司名稱原意為“混凝土專家”,是德國中小制造企業如何生產出“隱形冠軍”傲視利基市場業界的實例。

但該公司在金融危機時期也飽受沖擊,銷售額從10億歐元銳減至4.4億。

報道稱,三一重工并購普茨邁斯特的目的之一,是寄望后者幫助三一重工改善自身生產線質量,在技術上超越對手。為達此目標,雙方成立合資項目并且互相輪調工程師來促進技術交流。

該項并購案之后,雙方均表達希望在取得零件方面進行合作,拉高了三一重工可能供應部分普茨邁斯特元件的可能性。

雖說普茨邁斯特已在幫助三一重工采購一些部件,但普茨邁斯特仍維持采購策略及供應鏈不變,以維持其高級品牌的信譽。

公關活動

據貝塔斯曼基金會(Bertelsmann Stiftung)的CoraJungbluth稱,對客戶進行的密集公關活動緩解了圍繞普茨邁斯特易主可能導致質量惡化的擔憂。該基金會對中國企業收購德國公司進行了案例研究。

在中國,兩家公司最初實施的是雙品牌策略。不過,普茨邁斯特隨后將其輸送泵產品撤出中國市場,稱三一重工的產品在中國有“良好的聲譽”。普茨邁斯特表示,該公司繼續借助三一重工的分銷網絡出售其混凝土噴灑機,這是三一重工自身沒有的產品。

報道稱,三一重工去年同意在2020年之前將保證普茨邁斯特工人的就業,借此成功贏得后者工人的支持。普茨邁斯特目前的全球員工人數穩定在3300人,其德國工廠的員工人數并沒出現明顯變化。

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中國業務集團的負責人Thomas Heck說,德國企業迄今與中國投資者合作的經歷表明,絕大多數中國投資者并不是太關注迅速取得財務獲利,而是更多地關注長期戰略目標。

“他們(中國投資者)的確希望走向世界,并在發達市場獲得立足之地,而且也認識到,這或許需要甚至10年的時間,”貝塔斯曼基金會的Jungbluth說。

報道稱,雖然三一重工愿意繼續給予普茨邁斯特充分的自主權,但兩家公司仍有一些挑戰需要克服,尤其是在融合企業文化方面。

普茨邁斯特稱,現任執行長Karch與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基礎。但該公司承認,整合要在所有層面和國家都獲得成功還需要更多時間。

并購顧問Raffel說,已有跡象顯示,未來的中國投資者更加了解如何進行海外收購,也更清楚理解當地文化的必要性。

上一篇:強化大修能力建設,加快服務轉型 下一篇:江蘇首個三一環保瀝青標桿站施工? 零污染受市場認可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