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翻譯這個職業,大多數人都會立馬想象出一個渾身上下洋溢著精英范兒的“白骨精”。對于三一帕爾菲格的李智敏來說,作為一個合資公司的翻譯,段位還需要再升一升,必須得幫得上老大,翻得好行話,還要協調得了企業文化。
荒廢的英語重新練起來
2013年5月,李智敏來到了三一帕爾菲格。目前,她是副總經理Eric Kluver的助理,協助Eric開展相關工作,同時也負責翻譯。
“其實,我的英語在前兩年做別的工作時幾乎荒廢,剛來的時候,不習慣說英文,對于行業英語更是不了解。”李智敏還記得,當時在公司質量例會上,面對還來不及將英文名與中文名對上號的同事,以及陌生的產品專業英語與流程,她緊張得基本開不了口,“偶爾說兩句都是鶯鶯細語”。
后來,李智敏又被安排參加每天的早會翻譯。這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但是作為翻譯她還沒進入狀態,特別是集體討論時,更是不知道該先翻譯哪句話。
“當時只要參加早會,我前一晚就緊張得睡不著覺。”李智敏說,即使如此,她還是打定主意不退出:“只有走出自我舒適區,接受挑戰,才能進步。”
從那以后,李智敏的休息時間就縮短了,她開始琢磨專業詞匯,熟悉公司業務,虛心向同事請教,慢慢地適應新生活。“我一直心懷感激,有時我在會上翻譯錯誤,領導們都會耐心更正,給我包容和鼓勵。”
溝通不同文化是重要職責
除了助理、翻譯外,李智敏還是企業文化委員會的一員,協調文化差異及其所產生的文化沖突,也是她的職責之一。
作為不同國家的不同公司,三一與帕爾菲格都有其獨有文化體系,加之外籍專家來自美國、奧地利、德國等多個國家,三一帕爾菲格中存在著多種文化。“組織架構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工作習慣也不同。”因此,處理好公司內的文化差異就十分重要,李智敏就經常幫助中外員工進行溝通。
比如,說話習慣。外籍員工說話直接,而中方人員說話委婉,很多時候需要意會,這使外籍同事很困惑。所以在日常翻譯中,李智敏就要特別注意翻譯技巧,能夠領悟交談中所表達的真正意思。還有公司組織結構差異、工作習慣差異等,李智敏不僅需要幫助雙方表達意愿,還要針對其中差異進行解釋。
2014年,公司組織了跨文化研討會,使大家對對不同國家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理解同事的不同工作習慣及行為,對減少文化沖突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年底的企業研討會則確定了融合雙方母公司文化,制定了“尊重”、“責任”、“合作”的核心價值觀。
作為組織者和會議翻譯,李智敏參與其中。“通過跨文化培訓,能促進其更快適應公司生活。”她說,現在同事之間增強了了解,工作起來也就更順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