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b1ld9"></strike><del id="b1ld9"></del>
<span id="b1ld9"><video id="b1ld9"></video></span>
<strike id="b1ld9"></strike>
<strike id="b1ld9"></strike>
<strike id="b1ld9"></strike>
<span id="b1ld9"><i id="b1ld9"><del id="b1ld9"></del></i></span>
<strike id="b1ld9"><dl id="b1ld9"><cite id="b1ld9"></cite></dl></strike>
<span id="b1ld9"></span><strike id="b1ld9"><i id="b1ld9"></i></strike>
<span id="b1ld9"></span>
<ruby id="b1ld9"></ruby>
<span id="b1ld9"><dl id="b1ld9"><ruby id="b1ld9"></ruby></dl></span>
<strike id="b1ld9"></strike>
<strike id="b1ld9"><dl id="b1ld9"><del id="b1ld9"></del></dl></strike><span id="b1ld9"></span>
<span id="b1ld9"><video id="b1ld9"></video></span> <strike id="b1ld9"></strike>
<span id="b1ld9"><dl id="b1ld9"></dl></span>
<ruby id="b1ld9"></ruby>

公司動態

首頁 > 公司動態

歃血為盟矢志報國 三十余載初心不悔

2021-03-05 16:50:22

梁穩根展示1985年的創業“蘭帖”

這兩天,三一集團1億豪獎功臣員工的故事,已成為被廣泛熱議的佳話。在今年的三一節表彰會上,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還首次向外界首次展示了一份他珍藏了36年的紀念品——一封寫于1985年的“蘭帖”。

上面這樣寫道:“梁穩根……湖南漣源縣人,今與袁金華、毛中吾、唐修國志同道合,愿結為兄弟,為中華民族騰飛貢獻畢生心血……1985年10月30日。”

帖子落款是梁穩根、袁金華、毛中吾、唐修國四人的親筆簽名。上面的星星點點,便是他們當初立誓時留下的手指血印,以及歷經36年風雨留下的斑駁印記。

雖然經過精心修繕,但透過泛黃的紙張、斑駁的字跡,仍可看出年代的久遠。

現場,肅然無聲;轉瞬間,又掌聲雷動。迸發于筆端的柔情和赤膽,將現場每一個人的記憶,都帶回到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志同道合 矢志報國

梁穩根等三一創始人

1983年,大學畢業的梁穩根分配到了國營軍工企業——洪源機械廠,并結識了唐修國、毛中吾、袁金華、向文波等一批志同道合的大學生。

工作之余,幾個年輕人一起討論民族出路,抒發報國情懷。在《酒干倘賣無》的歌聲中,“做中國經濟試驗田”的夢想萌芽生長。

1985年,經過幾番劇烈的思想斗爭,幾人毅然決然向廠里遞交了辭職報告。全廠嘩然,他們的“出走”也受到了諸多非議。為了挽留他們,廠里還扣下了他們的戶口本。

梁穩根創業時期珍貴影像

梁穩根當時已是國家處級干部,一個月工資40多元,相當于當地農村健壯勞動力近半年的收入。得知此事后,梁穩根的父親怒不可遏,拿著扁擔要把他攆回單位。

唐修國在給朋友的一封信里寫到,自己已經干了個體戶,今后很可能將會居無定所,通信聯系也很難保持了。

但這一切都沒能動搖他們沖出現實、踏上尋夢之旅的決心。雖然沒了工作,沒了資金,什么都沒有,但他們有理想、有知識、有熱情,有志同道合的伙伴!

按照湖南人的習俗,1985年10月30日的那晚,梁、袁、毛、唐四兄弟帶了一瓶酒、一只雞,來到工廠后面的山頂,滴血盟誓,義結金蘭。巧合的是,“漣源茅塘”與“梁袁毛唐”讀音十分接近,冥冥之中,漣源茅塘成了四個年輕人的“產業報國”福地。

自此,“為中華民族騰飛貢獻畢生心血”,“品質改變世界”的故事拉開了序幕。

篳路藍縷 跨越千億


梁穩根和唐修國、袁金華討論工作

理想是金色的,現實卻是殘酷的。幾個赤手空拳的“大學生”,很快生計都成了問題。

那一年,市場上羊很好賣,一頭羊可以賺20塊錢,這在當時是一個很高的數字。于是,四人進行了分工,梁穩根坐鎮指揮,袁金華負責找羊,唐修國負責交貨等。很快,在洪源機械廠,甚至整個漣源,“大學生成了羊販子”成了爆炸性新聞。

由于缺乏社會經驗,等到與農民交易的時候大伙兒傻眼了,是收購綿羊還是山羊?是收購公羊還是母羊?是收購羊皮還是羊肉?總之,生意很不順利,虧了不少錢。


在這棟樓房的地下室,梁穩根等開始了創業歷程

幾次碰壁后,1986年,四人從親戚朋友那湊了幾萬,成立了漣源茅塘焊接材料廠,也就是三一集團的前身。從專業領域入手,這一次,創業團隊找到了思路。

由于資金嚴重不足,他們根本雇不起人,就自已動手建廠房,開地下池沼、焊接屋架、油漆設備……幾個大學生又成了泥工、焊工、油漆工。

一天,洪源機械廠的老廠長來看望梁穩根,半開玩笑地表示這里還不如洪源廠里的一個小賣部。

但就是這樣的艱苦環境中,創業團隊歷經百次配方調整、幾十次工藝變革,硬是成功研制了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105焊料。


向文波為三一重工星沙產業園奠基培土

1986年9月,幾個年輕人終于收到了第一筆貨款。他們欣喜若狂,緊緊地抱成一團,熱淚盈眶,無以言表……

1991年,研究生學成歸來的向文波加入了三一創業團隊,“梁袁毛唐”變成“梁袁毛唐向”,“漣源茅塘鄉”也拼齊了它的名字。

1994年,三一豪邁實施“雙進戰略”,邁出了從漣源走向世界的堅實步伐。

2019年,三一集團再攀歷史高峰,成為中國首家銷售額過千億的工程機械企業,故事走向高潮。

一字千金 一字萬情

2021年三一節表彰會現場

35年,企業規模從1986年的“萬元戶”,發展到2020年的銷售規模1368億、利潤230億。

35年,從4個人下海,發展到遍布全球4萬多員工。

35年,從鄉村的幾間磚瓦房,發展到海內外41個獨立工業園區。

35年砥礪奮進,35年企業巨變。在夢想的驅動下,湘中山村里的小小焊接材料廠,已成長為行業的全球一流企業。


2021年三一節,梁袁毛唐向共唱《酒干倘賣無》

凝視創業“血書”,我們看到的是創業者為夢想寫春秋的赤子之心,看到的是奮斗者將事業扛于肩頭的家國情懷,看到的是理想者守望信仰的精神境界。

字字凝血,字字含淚;一字千金,一字萬情!

它是歷史,是見證,是“不忘初心”的前進風帆,是個人與祖國相合共生的動人詩篇。

2021年2月28日晚,“梁袁毛唐向”時隔多年再度齊唱《酒干倘賣無》,歌聲響起,全體三一人“為中華民族貢獻一個世界級品牌”的夢想更加清晰,并依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越飛越高……

“血”就初心終不悔,破繭成蝶綻芳華。

上一篇:三一重工:揚帆起航,筑夢國際——記國際營銷后備六班開班儀式 下一篇:“入富”!三一重工被納入富時中國A50指數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