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被譽為“電力天路”的國家重點工程阿里電力聯網工程在西藏日喀則市吉隆縣完成最后一基鐵塔的導線架通, 這意味著西藏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全線貫通。
在這個全世界海拔最高、最具挑戰性的超高壓輸變電工程中,共有近百臺三一起重機、挖掘機參與建設,創下行業最高海拔施工新紀錄。
戰風雪,踏冰湖!這個工程——難
阿里電力聯網工程東起日喀則,西止于阿里地區噶爾縣,新建變電站6座、輸電線路1689千米,總投資74億元。
項目是世界海拔最高、運距最遠的超高壓輸變電工程,塔位平均海拔4572米,最高海拔5357米,最長運距超過5400千米。
項目也是世界上最具建設挑戰性的電網工程,3次跨越雅魯藏布江,翻越海拔5300米以上的孔唐拉姆山、馬攸木拉山,沿線氣候惡劣、含氧量僅為內地50%~60%,平均氣溫0~5℃、晝夜溫差達25℃,年有效工期僅8個月。
為此,施工方使用了大量“耐高寒、動力足、易保養”的三一裝備。在2年建設周期中,100多臺三一裝備先后開赴,是整個項目上最亮眼的工程機械品牌。
西藏阿里噶爾縣,平均海拔4500米,年大風日數149天,冬季最低零下41℃。在這個呼吸都結冰的環境中,三一設備超極限低溫正常施工,全勤作業,先后完成了近10座高壓電塔、電站主體建設。
項目最難當屬500公里的沼澤區,建設者只能在冬季最艱苦的凍土期進行施工。央視鏡頭中,三一挖掘機“戰風雪,踏冰湖”,頂著20厘米的凍土和暴風雪“挖凍土、打基坑”,在白茫茫的雪地中格外醒目。
電路通,民心通!這個工程——值
今年年初,居住在定日縣尼轄鄉轄龍村的村民次旦曲美,本來計劃前往拉薩尋找工作,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留在了村子里。2月20日,阿里聯網工程復工后,包括次旦曲美等在內的80多名藏族青年被錄用成為工程建設人員。
次旦曲美說,“等賺了錢,我就買輛三一這樣的吊車。在工地干活,不僅能學到技能,而且不用離開家就有穩定收入。”
架通“電力天路”,為美好生活“充電”。事實上,目前,整個阿里地區,已大部分都是三一的品牌。
未來,隨著這條“電力天路”投產,西藏將形成覆蓋全區74個縣、300多萬人口的統一電網,徹底解決當地長期以來的缺電問題,進一步推動經濟民生發展,真正實現電路通、致富通、民心通。
據了解,多年來,三一的工程機械裝備持續挑戰高原“不可能”,和當地群眾一起脫貧致富、建設“美麗青藏”。在青藏鐵路、川藏公路、拉薩貢嘎機場、雅魯藏布江水利站,以及西藏農村電網改造、鄉村公路改擴建等新時代西部建設重點工程中,三一大型裝備的身影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