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b1ld9"></strike><del id="b1ld9"></del>
<span id="b1ld9"><video id="b1ld9"></video></span>
<strike id="b1ld9"></strike>
<strike id="b1ld9"></strike>
<strike id="b1ld9"></strike>
<span id="b1ld9"><i id="b1ld9"><del id="b1ld9"></del></i></span>
<strike id="b1ld9"><dl id="b1ld9"><cite id="b1ld9"></cite></dl></strike>
<span id="b1ld9"></span><strike id="b1ld9"><i id="b1ld9"></i></strike>
<span id="b1ld9"></span>
<ruby id="b1ld9"></ruby>
<span id="b1ld9"><dl id="b1ld9"><ruby id="b1ld9"></ruby></dl></span>
<strike id="b1ld9"></strike>
<strike id="b1ld9"><dl id="b1ld9"><del id="b1ld9"></del></dl></strike><span id="b1ld9"></span>
<span id="b1ld9"><video id="b1ld9"></video></span> <strike id="b1ld9"></strike>
<span id="b1ld9"><dl id="b1ld9"></dl></span>
<ruby id="b1ld9"></ruby>

公司動態

首頁 > 公司動態

產業新基地、巨頭新合作、王牌新產品!三一集團一騎絕塵上半年

2020-07-21 13:50:35

2020年,是注定寫進歷史的一年。2020年上半年,三一各項經營業績乘風而上,實現歷史突破,再創歷史最佳。

自2月5日復工復產以來,到3月上旬,三一全球各產業園實現滿負荷生產,至4月份,挖掘機產能達到去年高峰時期的152%、混凝土機械達到144%、起重機達到134%。“但即使是這樣,仍然無法滿足市場客戶的需求。”

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表示,“三一現在抓得最緊的事,就是全力以赴增產和擴產。所謂增產,就是通過數字化優化生產管理,提高設備利用率,挖掘潛在產能。所謂擴產,就是通過建設‘燈塔工廠’、新增生產線、擴建廠房來進一步擴大產能。”

通過增產擴產,利用“超補償反彈”,2020年上半年,三一在“產業布局、產能升級、產品領先”三大方向緊鑼密鼓,一馬當先。

產業布局:大項目、新基地集中落地

近期,三一集團新基地、大項目簽約落戶、投產消息屢屢見報,多個“燈塔工廠”建設同步啟動,推動國內產業布局進一步完善。


圖丨臨港產業園二期

在臨港,規劃用地766畝,總建筑面積近41萬平方米的臨港產業基地二期已初具規模。

廠房區域主要建筑50%已完成鋼結構主體工程,廠區道路已完成90%混凝土澆筑。完成后,一部分核心產能將落地這里,合力形成以“燈塔工廠”為中心,高度協同的智能化產業集群。


圖丨三一塔機“燈塔工廠”

在寧鄉,經過9個多月緊張施工,三一塔機“燈塔工廠”主體基本完工,已進入“試運行”階段。

據悉,新工廠70%的工藝流程由智能機器人完成,運用大數據平臺,實現生產狀態、產品質量、全流程在線監控,規劃11分鐘即可下線一個高端產品標準節,生產效能較傳統工廠提高4倍,預計可實現年產8000臺各型號塔式起重機,年產值約50億元。


圖丨樹根互聯西北中心

在山城重慶,三一規劃投資約100億元,年產4萬臺智能挖掘機的三一西南首個智能制造基地落戶兩江新區。

項目規劃占地1500畝,首期將高標準建設占地30萬平方米,高度數字化、智能化的“燈塔工廠”和SPCS建筑工業化示范項目。


圖丨三一綠色智能建筑項目

不遠處的忠縣,這里還是三一綠色智能建筑項目所在地,將打造成為長江經濟帶最大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借助航運優勢,其目標市場覆蓋上海等長江中下游地區。


圖丨三一華南總部大廈

與此同時,三一位于廣州的華南總部大廈、位于西安的樹根互聯西北中心、位于昆山的三一創智云谷項目等都在緊張建設中。

產能升級:數字化、電動化一馬當先

三一在數字化、電動化領域也在加速。4月以來,聚焦制造、產品、服務、研發這四個領域,三一與各領域巨頭紛紛“牽手”,在短期內達成多個重要簽約。


圖丨三一重工與中國電信簽約

最為業界關注的,是三一重工與中國電信的合作。當天,行業首個“5G智能制造聯合創新中心”揭牌成立,雙方還約定,在業務系統上云等領域展開全面深入合作,共同推動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

自此,三一在行業內率先與國內三大通信巨頭全部達成簽約,在5G領域繼續領跑。

目前,僅北京園區就已完成了12個5G宏站建設、141個室分部署,基于智能制造應用的5G工業專網已在南園區建設完成。

在長沙建設中的“燈塔工廠”,基于5G的三現視頻數據和數字化工位管理已上線運用,實現“人機料法環”全要素的識別和優化,整體物流已實現無人化。


圖丨正在建設中的“燈塔工廠”

升級的不僅是硬件,同期,被譽為三一智造“最強大腦”的制造管理系統(MOM)項目也已啟動。項目將建立統一生產數據模型,將排產進一步細化到人和設備,真正實現生產過程的全數字驅動,推動三一“由局部智能邁入全面智能”。


圖丨三一與騰訊戰略簽約

智慧服務、電動化產品領域同樣戰略成果不斷。6月11日,三一集團與騰訊正式簽約,將聯手打造行業首個智慧呼叫中心。

5月初,三一集團“牽手”寧德時代,雙方將在新能源領域展開緊密合作,聯合推動行業電動化發展。

產品領先:新產品、黑科技加速替代

復工復產后,不少企業陷入新的尷尬之中:疫情影響,疊加國外勢力封鎖,很多關鍵配件無法實現進口,生產遭遇困境。

但這不是所有人,扎根自主研發、注重核心技術研發的企業優勢盡顯。

近期,三一向市場集中輸出了一大批“最新、最大”產品,在這場硬仗中大放異彩。


圖丨三一重卡“王道435”

7月12日,國產重載迎來標志性時刻。在全球200萬卡友的見證下,三一重卡宣布,由三一道依茨動力D12發動機裝載的首款新車 “王道435”正式上市。

這標志著三一重卡駛入自主動力時代,同時也意味著湖南重卡成功解決了高端發動機“卡脖子”問題,迎來卡車動力關鍵核心部件“自給自足”時代。


圖丨全球最大的4000噸履帶式起重機

時隔三天,7月15日,山東壽光,由三一重工研發制造、全球最大4000噸履帶起重機SCC40000A,順利完成了4號“1500噸級”丙烯塔吊裝。這一吊,標志著“中國制造”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對進口履帶起重機產品的全系列替代。

施工方負責人——山東海吊董事長于利民這樣評價:“目前國外沒有如此大噸位的履帶式起重機,這臺4000噸是最大的!”


圖丨125噸的三一超大挖

同期,三一集團自主研發的3款超大挖——SY870H、SY980H、SY1250H在昆山同時下線,各自瞄準同噸位市場占有率第一。

據悉,產品還在研發階段時,就已經預售出4臺。自此,三一挖掘機也實現了從1.6噸到200噸全機型覆蓋。


圖丨安裝自制底盤的三一泵車

不僅是主機產品,在專用底盤、發動機、核心液壓件等領域,三一也在加速替代腳步,不僅得到了客戶的點贊,也得到行業專家的一致肯定。

有專家表示:“主流產品、核心部件國產化,為行業開辟了新口岸,注入了強心針,助推‘中國智造’的宏偉目標再進一步”。
 

上一篇:央媒密集關注三一數字化,“智能制造”持續刷屏! 下一篇:抗洪最前線丨20臺三一挖機出征合肥!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