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集團智能制造車間內機器人正在焊接。
7月17日,《光明日報》刊發題為《湖南:擁抱前沿科技 壯大經濟新動能》的報道,重點關注了三一18號廠房的智能制造生產情況,報道稱,三一18號廠房“跑”出了生產“加速度”。
以下為報道部分內容摘抄:
每天下線混凝土泵車20多臺,下線速度縮短至50分鐘。位于湖南長沙的三一集團18號廠房,“跑”出了生產“加速度”。
“機器多,干勁足,產量高。”18號廠房率先在行業內啟動“燈塔工廠”建設,初步完成了智能化升級,車間整體效率提升30%。產能提升,效益見漲。4月份,三一集團的銷售額同比增長41%。
“機器換人”既為企業復工復產緩解了用工壓力,也筑起了安全屏障。一批擁有智能化技術、數字化管理能力的企業,在疫情期間率先突圍,迅速恢復產能,智能制造的優勢充分顯現。
眼下,我國大力推進的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基建”正是實現智能制造的關鍵基礎設施,可助力實現整個制造業價值鏈的提升。
“每一次危機都會引發新的產業和技術變革。”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說。“新基建”奔涌而來,湖南省制造業正熱情擁抱新一代信息技術,搶占數字經濟發展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