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人的筆下,挖掘機、起重機和混凝土泵車是什么樣子?
6月30日,在“七一”來臨之際,一大批詩人、評論家、朗誦藝術家齊聚三一重工長沙產業園,他們和員工一起,深情朗誦了湖南詩人梁爾源的工業題材詩歌,獻禮偉大的祖國和黨。
省文聯主席鄢褔初,三一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袁金華,黨委辦主任陳靜等出席活動。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中國作協《詩刊》主編、著名詩人、評論家李少君為此次詩會發來賀詞。
第一次,三一重工迎來這么多詩人
本次朗誦會是中國第一場工業題材專業詩歌朗誦會,是湖南詩人第一次走進民營企業舉辦的專題詩歌朗誦會,也是三一重工第一次迎來這么多詩人作家。
眾所周知,長沙被譽為“媒體藝術之都”和“工程機械之都”。“文化湘軍”和“工程機械湘軍”,是這座星城最亮眼的兩張名片。
梁爾源是湖南詩歌領頭人,他的詩集《浣洗月亮》、《鏡中白馬》在當代詩歌屆產生了巨大影響,被譽為“梁爾源現象”。今年以來,他創作了大量以工程機械為主題的詩歌,屢獲全國大獎。
詩歌朗誦會分為“七一獻詩”、“國之重器”、“故土情懷”篇章。期間,朗誦嘉賓和三一員工共同登臺,聲情并茂地演繹了16首詩歌,詩聲嘹亮,引人入勝。
三一魔豆倉創新中心,被梁爾源選作了活動的舉行地。他說,一聽到“魔豆倉”這個名字,了解到它背后的意義,感受到了文化的氣氛。詩歌和朗誦,定將在這里交融。
這顆星,照亮著三一人一路前行
在“七一獻詩”篇章,嘉賓們朗誦了《向日葵的戀情》、《在一塊芯片上觸摸祖國》、《身份證》3首詩歌。
一片薄薄的芯片,布局著中國夢的復興;一張平常的身份證,飽含著兒女的愛國之情。在詩人筆下,如瀑的詩情涌動……
月亮、麥地、夜鶯等一直是詩人們熱衷的意象,又笨又粗的工程機械卻一直難入詩人們的法眼。而詩人梁爾源獨辟蹊徑,把這些產品通通請進到他的詩里。
在“國之重器”篇章,朗誦嘉賓們演繹了《挖掘機指數》、《泵車用長臂遞送橄欖枝》、《起重機的行為藝術》、《焊工之夢》等10首詩歌。這組選題獨特的詩歌,最近獲得了詩刊社詩歌征文大賽二等獎,視野開闊、詩意縱橫。
從網上走,在云里挖。
絲綢中掘出久遠的夢,海浪里翻著亙古情。
用詩經抒發指數,論語鋪墊經緯的藍圖。
挖掘機那昂起的頭顱,方顯一塊版圖的倔犟。
詩人和三一頗有淵源。漣源是梁爾源的胞衣地,也是三一的發源地。長沙是詩人梁爾源的第二故鄉,也是今天三一集團的總部駐地。
在“故土情懷”篇章,嘉賓朗誦了《茅塘那顆星》、《登岳麓山》、《漣水情》3首詩歌。
其中,《茅塘那顆星》是梁爾源專門為三一集團創作的——“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丁。” 茅塘是個小小的山村,卻是三一人真正的根。梁穩根從茅塘出發,走出漣源,走到長沙,走向世界。這顆星,照耀著三一人一路前行。
美妙的文字,優美的朗誦,現場掌聲不斷。生活有了詩,人生更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