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舉國嚴控疫情的效果逐漸顯現,全國各地復工復產加速推進。
工信部通報,目前,全國工業大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率大多超過了90%,工業大省像浙江、廣東、山東等已經超過了95%。
作為國家宏觀經濟的重要參考,三一“挖掘機指數”也印證了這一點。
其數據顯示,今年2月,全國工程機械開工率走出了一條明顯的“深V”曲線。當前,除湖北省外,開工率較2月上旬已有了較大攀升,經濟活力大增。
疫情影響嚴重
各地基建項目開工遲緩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春節假期延長一周,三一“挖掘機數據”顯示,1月30日至2月15日期間,全國工程機械設備開工率一直在6%上下浮動。
隨著各地復工展開,2月27日,全國設備開工率增至22.86%,但開工設備數量同比下降45.8%,說明新冠病毒疫情對我國的基礎建設及制造業造成較大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重災區,2月以來,湖北省工程機械設備平均開工率未超過5%。
而作為工程機械重點城市,同時也是本次疫情中心的武漢市,2月27日設備開工率僅為1.6%,開工設備數量同比下降96.9%。
值得一提的是,自1月23號封城至2月19號,武漢市工程設備開工峰值就集中在“火神山”及“雷神山”醫院建設期間。
復工效果顯著
中西部基建項目加速啟動
2月15日,全國各地相繼吹響正式“復工”號角。三一“挖掘機指數”顯示,除湖北省外,全國工程機械開工率較2月上旬已有較大攀升。
這說明在嚴格遵守全國疫情防控政策的情況下,各省復工政策效果明顯。
數據顯示,截至2月27日,全國工程機械設備開工率的前三名分別是四川省、江西省、廣西自治區。
上海市、西藏自治區、湖北省三地則位居末尾。
長江以南及西南部地區設備開工率明顯高于北方及沿海經濟發達地區。
以四川、云南、貴州為代表的西南部地區,由于當地對基建復工的大力推進,工程設備開工率亦有較快提升。
特別是四川,2月27日的開工率已達41.5%,位居全國首位。
山東省在這次疫情中表現突出,除傳統醫藥及醫療耗材企業在春節期間就強力馳援武漢外,山東早已開啟了“基建狂魔”模式。
數據顯示,全省開工率在2月10日起均值約在12%,是沿海復工最快的省份,2月27日開工率達31.6%。
各具特點
工程機械重點城市開工情況
圖丨武漢市開工情況
整體情況已在上文中闡述,以目前的全市疫情情況判斷,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武漢工程機械開工率將繼續維持在2.5%上下的低位水平。
圖丨長沙市開工情況
素有“工程機械之都”稱號的長沙在此次機械制造業復工行動中發揮了帶頭作用。
2月11日,隨著三一重工等重點工程機械生產廠家相繼復工,全市設備開工率已有了較大增長,增速較快。
2月27日,其開工率已達到22.3%,期間設備開工數量已出現同步增長,其中25日同比增長達16.5%,未來大有可為。
圖丨廣州市開工情況
作為珠三角經濟圈核心城市之一的廣州市,受此次疫情影響較大,2月1日至20日,工程設備開工率平均值僅3.9%。
隨著復工政策不斷推動,2月下旬增長迅速,2月27日開工率已增至22.8%,雖然開工設備數量同比仍下降了30.8%,但基本以日均2個點的增速上升,復工熱度明顯。
圖丨深圳市開工情況
另一座核心城市深圳市,相比廣州受制更深。此外,恰逢春節假期,流動人口未及時返程,導致深圳的工程機械開工率增長緩慢。2月20日之前,基本持續處于3%上下的低位。
2日24日以來,隨著疫情逐漸控制,數據呈明顯增長趨勢,平均日均增長2個點。
詳實的數據不難證明,目前,全國各地的建設熱度正在穩步復工中,未來上揚趨勢明顯。
而2020年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基建工程也將一如既往地發揮重要作用。工程機械行業有望迎來更多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