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經過9天連續奮戰,備受矚目的武漢火神山醫院如期出現在世人面前。上午,武漢市急救中心10輛救護車集結,開始向火神山醫院轉運患者。
7天崛起的武漢火神山醫院
火神山醫院主要用來救治確診患者,編設床位1000張,開設重癥監護病區、重癥病區、設置感染控制、檢驗、特診等輔助科室。
從央視鏡頭中,能看到整個醫院標語飛揚,主體工程已完工,不遠處,還有很多三一工程裝備仍在緊張作業。
每個病房布置兩張專用病床,里面空調、通風設施、消毒設備全部安裝到位。病房還配備一個獨立衛生間,內置馬桶、洗臉池、淋浴等設施。
9天崛起的火神山,在無數人關注的目光中變為現實。它必將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役中發揮出重要作用!
4天完成兩個月的工作量
這樣的戰績,這樣的速度,這樣史無前例的基建規模,離不開中國裝備的深度參與。
1月23日,武漢市政府參照小湯山模式,建立急救醫院。醫院計劃在10天之內,也就是2月3日前建成。
項目宣布啟動當天,600余名工人放下除夕夜團圓飯的碗筷,與家人匆匆告別,帶著大量工程機械從全國各地請戰集結。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中,106臺三一施工機械和46名服務將士同時作戰,晝夜不停施工,在4天的時間里完成了平常至少兩個月的工作量!
一天內完成平整地形,二天內完成鋪筑水穩,三天內通電,四天內開始新建板房,五天完成市政,六天掛牌交付軍隊。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在此刻,奇跡的中國速度讓全國為之歡呼,振奮!
三一助力全國“小湯山”拔地而起
這還遠遠不夠!
除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全國各地其他針對疫情發展建設的臨時醫院,也在日夜兼程的建設中。
還是那句話:而無論何時何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最靠譜的三一設備。
多少個日夜,三一裝備與建設者們不眠不休,與疫情賽跑。新春佳節,眾多建設者不顧風險,紛紛逆行而上,參與建設。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北京地壇醫院,河南版小湯山,黃岡小湯山……在短短幾天之內,各個項目進展飛速。
這是三一速度,這是中國速度。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全力配合,挑戰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