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由中宣部組織開展的“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采訪團來到三一長沙產業園。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中央媒體、湖南省市媒體在內的五十多位記者,對三一擁抱“智能+”,實現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入采訪報道。
當天,三一重工副總裁、財務總監劉華,三一重工副總經理、首席信息官潘睿剛,三一重工副總經理、總裁辦主任陳靜,樹根互聯高級副總裁兼COO、長沙樹根互聯總經理王錦霞等公司領導接受了采訪,介紹了三一經營業績、創新驅動、智能制造等情況。
來到全球領先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采訪團最關心的還是三一的智能制造。進入18號廠房時,大家都被眼前花園美景吸引,紛紛舉起了手中的相機、攝像機以及手機,拍個不停。走在生產線之間,更能感受這里與傳統車間的差別。車間里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論是空中物流,還是泵車上的“黑匣子”,又或是手機上的制造管理系統,都刷新了大家對“工廠”的印象。
除了傳統產業的升級,近年來三一還通過開放式創新,培育了新的產業生態。因此,樹根互聯等內部裂變項目讓采訪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工業互聯網、“挖掘機指數”等都是大家最想了解的部分。
在此次采訪過程中,人民日報記者最關注的是三一最新發展情況和三一卡車等裂變式創新項目,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日報等則高度關注三一智能制造,他們說,長沙工程機械產業在全國數一數二,智能制造的發展讓生產效率不斷提升。光明日報重點關注了在智能制造示范車間工作的工人們的感受,隨著工作環境和生產方式的轉變,車間生產效率、質量管理、工人收入等得到了大幅提升。而中國日報記者則更關注三一國際化發展以及未來的經營與布局。
他們表示,此次來到三一,見證了“制造”向“智造”的升級,也見證了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歷程。
短暫的三一之行結束,記者們興趣不減,紛紛約定了下一步深入采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