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b1ld9"></strike><del id="b1ld9"></del>
<span id="b1ld9"><video id="b1ld9"></video></span>
<strike id="b1ld9"></strike>
<strike id="b1ld9"></strike>
<strike id="b1ld9"></strike>
<span id="b1ld9"><i id="b1ld9"><del id="b1ld9"></del></i></span>
<strike id="b1ld9"><dl id="b1ld9"><cite id="b1ld9"></cite></dl></strike>
<span id="b1ld9"></span><strike id="b1ld9"><i id="b1ld9"></i></strike>
<span id="b1ld9"></span>
<ruby id="b1ld9"></ruby>
<span id="b1ld9"><dl id="b1ld9"><ruby id="b1ld9"></ruby></dl></span>
<strike id="b1ld9"></strike>
<strike id="b1ld9"><dl id="b1ld9"><del id="b1ld9"></del></dl></strike><span id="b1ld9"></span>
<span id="b1ld9"><video id="b1ld9"></video></span> <strike id="b1ld9"></strike>
<span id="b1ld9"><dl id="b1ld9"></dl></span>
<ruby id="b1ld9"></ruby>

公司動態

首頁 > 公司動態

三一:大道有痕 是他們的足跡

2018-09-07 14:07:42

海島奇兵
無論島有多遠,浪有多高,絕不退縮
今年24歲的李修枳,在服務工程師崗位上工作4年。論年齡資歷,他仍然是新兵;但論起出海的經歷,他卻是飽經風浪的戰士。 三赴南沙與西沙,乘船出海數百次……故事,就從這里開始講起。

“我申請駐島服務!”2016年3月,當所有人都在為派誰上島而焦慮時,李修枳主動請纓遠赴南沙上島服務。其實大家都心里清楚,茫茫大海中的一個小島,條件非常艱苦,堪稱與世隔絕。

“在島上能正常生活下來就不錯了,何況還要24小時待命守護設備。”三一起重機海南區域負責人林敏祥介紹,在島上一呆就是半年,除了吃苦耐勞,還需要有極強的意志力。

南沙,永暑礁,炎熱得讓人窒息。

從海南出發坐了10天船才到島上,雖然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還是免不了一陣眩暈。島上除了沙子,也沒看見幾棵植物,再加上暈船帶來的“副作用”,他的心理防線已然接近崩潰。

然而,這只是開始。接下來的100多個日子,是掰著手指度過的。因為他要克服使用淡化的海水、長期食用冷凍食品、無蔬菜、無手機網絡等一系列生活難題。

堅守,不僅僅是海上孤獨而又神秘燈塔的代名詞,亦是三一重起全體服務工程師的信念。當他離開永暑礁回到海南時,一句“我做到了”,撥動了全體同事的心弦……

從業4年,他上百次乘船出海為客戶設備保駕護航,不懼風浪。有一次,一臺在島上施工的履帶起重機出現故障,而臺風又即將登陸,設備需要轉移防風。

這時,海風已經開始“肆虐”,海浪也開始“挑釁”。李修枳二話沒說直接租了條小船頂風上島,而這1個小時的航程儼然就是與死神博弈的過程。經過2個多小時的努力,終于將設備修復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現在,李修枳作為海島“專業戶”,已經習慣了隨船出征,無論島有多遠,浪有多高,絕不退縮。

高原雄鷹
無論天有多高,路有多遠,勇往直前

青海區域服務工程師趙龍、李富偉、燕龍三人,長期活躍在高海拔的青藏一線。

適應,才是高原上最難懂的詞。高原反應,對于很多來說是一個“噩夢”,而他們三個也無一幸免。身處5000多米海拔的高原,每天都失眠,頭痛,呼吸困難,這個話題也被同事們經常調侃:“你們這是組團失眠啊”。

沒等在拉薩休整完,就接到了措勤縣客戶的召請電話。拉薩至措勤縣單程970公里,全程無高速,各種盤山道路錯綜復雜,再加上高原開車由于空氣稀薄造成的高原反應,司機很容易就會疲勞駕駛。

一路上,危險重重。其三人輪換開車,原本要3天的行程,僅用了36個小時便趕到現場。因工期緊,三人顧不上休息就立即進行設備檢修。因為有他們這樣的舉動,青海客戶馬先生對三一服務給予高度評價,沒有過多的話語,每一次見面都與服務工程師進行擁抱。就是這樣一個彼此感恩的擁抱,成為了他們在高原上翱翔的動力源泉。

相對于尼瑪縣甲古鄉,措勤縣征途只能算作是一帆風順。一路翻山越嶺,穿過海拔5566米的桑木拉大坂地區,面前是方圓300多公里的無人區。在無人區內,服務車多次陷入沙坑、沼澤,在空氣稀薄的區域走路都費勁,而他們卻要推著車子向前行走。

又一次的下陷讓他們幾近絕望,車子怎么推也推不上來。就在他們束手無策的時候,經驗豐富的趙龍靈機一動,看到了地下的拖拉機輪印,他心想:應該有救了。于是,留下一人守在原地,另外兩人循著車輪印走了3個多小時,終于找到了一個牧民家里。

身體的疲憊被藏族同胞的熱情瞬間化去,還端上了熱騰騰的食物,最后免費幫他們把車子從沼澤地里拖了出來。

“征途,不一定是一帆風順,但辦法總比困難多”,憑借這這股毅力,他們一直在高原上勇往直前。

無論是出征海島的“戰士”李修枳,還是在高原翱翔的“雄鷹”趙龍、李富偉、燕龍,大道有痕,留下的是服務工程師的足跡和汗水。

(本文來自三一)

上一篇:三一黑科技再登《我是未來》,消防無人機實力霸屏 下一篇:三一:吊裝人的抖音怎么玩?他給你答案!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