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一重工位于北京昌平區的工廠,機器人在進行焊接
參考消息網8月27日報道丨美媒稱,中國未來工業的藍圖藏在一個名為“18號廠房”的無塵車間里——在這家由三一集團運營的工廠中,工程師們正通過分析信息來研究如何生產更好的產品,而這些信息通過在世界各地作業的機器實時傳輸到附近一個數據中心。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8月25日報道,中國計劃升級龍頭企業,使它們更好地參與世界競爭,三一集團“18號廠房”被指定為樣板。在中國看來,利用機器人、大數據和其他技術進步是電力設備、電動汽車和芯片等領域的大型國內企業獲得發展的關鍵——中國希望到下個十年中期在這些領域基本實現自給自足。
三一重工長沙產業園18號智能生產車間
三一集團說,技術整合至少將產能提高了20%,將訂單交付時間縮短了20%,將運營成本削減了20%。這家公司還確信,這項技術將在創新和質量方面為其贏得美名。
三一集團首席信息官潘睿剛說:“重型設備行業的未來將像依賴硬件一樣依賴軟件和數據。”
作為中國三大重型機械制造商之一的三一集團能夠追蹤38萬臺與互聯網連接的水泥攪拌車、挖掘機和起重機,已收集了超過1000億條工程數據。身穿深藍色制服的工人在這里與機器人并肩工作,這里生產的泵車能夠把水泥噴射到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樓上。
美媒稱,目前,三一集團主要依靠自身利潤再投資實現增長并成為了世界知名的機械制造商,市場份額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