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交易時間》深度報道三一重工
近期,工程機械企業的表現十分亮眼。從產能來看,湖南長沙占到了全國工程機械產能的半壁江山。在實際的情況中,客戶的需求有多大?大家為什么紛紛前來購買這些工程機械設備呢?央視財經走進三一重工,深入聚焦了行業企業當前的火熱態勢。
基礎建設投資加大,客戶購買熱情高漲
客戶過來購買工程機械設備的熱情不減,這也讓不少代理商感到頭疼。三一重工代理商魏利也深有同感,他們今年上半年客戶需求已經增長150%,以起重機為例,在去年新機缺貨的情況下,二手機還有一定的市場,但今年無論新機還是二手機都是一機難求。他上午去工廠跟進訂單,前腳剛回辦公室,后腳客戶就來催貨了。
中國工程機械協會副秘書長王金星:“十三五”真正的收尾要到2019年下半年或2020年。有些產品增長比挖掘機還要厲害,汽車起重機今年的銷量肯定要突破3萬臺,今年的平穩增長問題不大。
工程機械供不應求,企業利潤高增長
不少工程機械企業表示,盡管目前的產能相比去年已經翻番了,但是依然沒有辦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在國家加大基礎建設投資的同時,給企業帶來了更多市場的機遇,如何面對這些熱情高漲的客戶,在生產車間,工人和高管又是怎樣的狀態呢?
蒲明俊是三一重工泵車裝配線的主管,他告訴記者,去年泵車只有一條線在趕進度,而今年是兩條線齊頭并進地生產交付。但即使加大了產能,也滿足不了客戶的需求,目前有360臺訂單在等著交付。
蒲明俊表示,去年他們每月的產量能達到200臺,今年最高的時候差不多能達到450臺。幾乎所以的客戶在下完訂單后,都會親自過來“盯車”。所有的小部件客戶都會帶走,包括螺絲這些,自己會帶到工地上去安裝,他們迫不及待地要把車開走。
作為三一重工的高管,今年以來,陳靜也一直忙著在完成訂單。他告訴記者,雖然工廠一直在馬不停歇地生產,但到現在依然缺30億元的出貨量。而與往年不同的是,企業今年還得在信息化和效率提升上下功夫,尤其是在客戶定制、柔性生產及研發端信息化升級方面做文章。
陳靜表示,一季度三一重工的營收大概增長了30%,但利潤翻了一番。從這里可以看出,今年公司的導向更多是抓高質量。陳靜認為,這個成績是企業人均效益的提升,以及內部管理紅利的結果。
行業智能化升級,“一帶一路”助推海外銷量
這兩年智能化已經成為工程機械行業的主要趨勢和方向,而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對工程機械的發展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市場經濟全球競爭,先進的制造技術和高端產品已經成為了三一重工等工程機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工程機械協會挖掘機分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1-6月,我國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產品出口銷量8895臺,同比增長110.5%。其中6月份出口銷量1723臺,同比增長143.7%。伴隨行業回暖,三一重工等國內巨頭全球布局初顯成效,2018年或成其全球擴張拐點。
陳靜表示,三一的海外增長一直非常穩健,企業去年海外銷售大概150億元,今年大概會超過200億元。目前,三一約70%海外銷售分布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