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焊工,中技出身,來自一個普通家庭。他長年工作在火星飛濺、弧光閃耀的車間里。同時他又注定不是一名普通的焊工,多年來他靠一把焊槍馳騁職場。在2017年泵送“三一工匠技能”大賽中,他一舉拔下“焊工組”頭籌。今年,他又獲評婁底市“五一勞動獎章”。
他就是中源公司制造部臂架工作中心焊工劉偉。
“每個焊件都不能有瑕疵”
劉偉今年35歲,來自婁底冷水江,2012年來到三一,干起了焊工。剛開始因為不熟練,握焊槍的手沒多久就麻了,蹲著一會腰腿就酸了,工作服也常被飛濺的焊花灼得“千瘡百孔”,強烈的焊光刺得他眼腫淚流。
為了盡快掌握焊接技術,劉偉長時間跟在師傅后面一招一式地看,一點一滴地學,反反復復地練,認認真真地琢磨,最終練就了屬于自己的絕活,琢磨出送絲和運弧的最佳參數。他焊接的產品,質量勝過焊接機器人。
“每個焊件都不能有瑕疵。”這是劉偉對自己的工作要求。在焊接作業上,劉偉嚴格控制每一道焊縫的質量,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環節,努力做到完美。很快,他就成為了業務骨干。
千錘百練,練就過硬本領
2017年,公司為滿足韓國泵車客戶苛刻要求,設計出一套全新結構的臂架。在多次焊接試制過程中,臂架的彎曲度都達不到要求,眼看交貨期臨近,領導想到了焊接能手劉偉。劉偉利用多年積累的經驗,并根據產品自身特性,配合工藝院利用廢料進行試焊,連續加班到第二天凌晨,終于摸索出一套合適的焊接工藝,成功解決了變形的難題,為公司及時交貨贏得了時間。
“焊工不僅僅是把兩個冰冷的物件,融化了粘在一起,它里面有很多學問。”劉偉說。臂架是泵車最關鍵的承重部件,焊接難度大,質量要求相當高。如果焊縫不牢固,焊材不能和母材的質量達到平衡,就很容易被撕裂。焊接最細致的地方,焊接機器人沒辦法完成,還是要靠劉偉純手工完成。
抱著這份對產品的敬畏與崇拜,劉偉在工作中非常細致認真。這也造就了他以氣保焊累計施焊上千件無返修記錄。他所焊的產品,不僅焊縫成型流暢,美觀大方,而且內在質量經探傷檢測100%合格。
對于技術難度大的新品制作、產品技改等工作,大多數都會安排給劉偉,他總是想方設法出色完成。最近幾年,針對自己焊接理論知識缺乏的薄弱環節,主動向公司焊接工程師請教,拿到了焊工高級工資格證書。2017,他斬獲泵送技能比賽一等獎。
悉心傳授無保留
不僅自身業務能力過硬,劉偉還主動發揚“傳幫帶”的傳統,積極向新員工傳授技能。目前,他一共培養出合格焊工10多名,所有徒弟都活躍在不同崗位上。
“火花淋浴,溫度高達上千度,如果濺到身上,都能聞到肉燒焦的味道,非常疼。即便是這樣,也不能分心,只能忍著,焊槍要保持到一道焊縫焊完為止,不然偏離一點,有可能就會放進氣體。”劉偉的徒弟唐炳坤說,這就是師傅經常告誡他們的。
今年,憑著自己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現,劉偉榮獲了婁底市“五一勞動獎章”。
“一個人要想在社會立足的話,就必須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感謝三一給了我一方展示自我的平臺,我愿在平凡的崗位上堅持工匠精神,為中國智造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在獲獎感言中,劉偉如是說。正是這樣一顆純粹的工匠之心,才讓精湛技藝薪火相傳,促使三一制造、中國制造水平的飛速發展。
心有精誠,手有精藝,復雜世界里,唯有對手藝簡單執念,才能將工匠精神永遠傳承,才能在弧光和焊花中,閃耀平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