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一重機SY485H項目組成功獲得三一科技獎,收獲了滿滿的榮譽與喝彩。當項目組長曹東輝接過獎牌和獎狀,成員們都開心地笑了,這其中有喜悅,更有實現突破的成就感。作為新一代的國產“礦山王者”的研發團隊,他們以創新精神和專業實力,成功打破了外資品牌在該領域的壟斷局面,鑄就了三一品牌的驕傲。
用自主研發打破外資壟斷
2013年,外資品牌占據國內40噸以上挖掘機的主要市場,國內品牌口碑、市場份額遠低于國外標桿產品。基于此種不利的競爭局面,三一制定了“聚焦戰略”,決定著力開發一款王牌產品,打破這一局面。
當年9月,三一重機組建包括研發、試驗、質保、商務等多個部門人員以及外籍專家的開發團隊。這其中有“國家千人計劃”2人、特聘外籍專家3人,還有十多位高級工程師。
三一重機全球研發中心負責人曹東輝,擁有30多年研發經驗,是項目組主要負責人,對于研發初期的艱苦,他仍記憶猶新。
由于走的是“自主研發”的路,項目組沒有經驗可以直接借鑒。研發團隊輾轉于江西、山東、新疆等地多處礦山,從市場標桿產品的使用工況與問題、客戶的購買因素與盈利能力、代理商及客戶建議等維度等開展廣泛調研,為定義SY485H產品尋找準確依據。
礦山所在地大多位于偏僻地區,工作環境惡劣,但項目組與礦上工人同吃同住,往往一呆就是數日。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還創造性地為發動機設置了可變油耗方案,將最佳工作區油耗降低10%,而這項技術也是國內首創。
曹東輝表示,只有深入調研,才能更好地抓住客戶的實際需求,從而針對礦山作業工況、作業性能、工業造型等方面制定出詳細、準確的技術路線。
產品研發是一門統籌的科學,在對新產品進行整體開發同時,項目組還尤其注重關鍵基礎技術攻關。項目團隊先后攻關“重載專用‘四輪一帶’、獨立散熱系統、自循環大型多級過濾系統、高壓區域增功率控制”等多項關鍵基礎技術,為新產品性能的全面提升打下基礎。
先進技術成就國產“礦山王者”
2014年6月,僅耗時半年,SY485H首臺樣機下線,其各項指標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并創造了“第一臺搭載國Ⅲ排放發動機的挖掘機”、“第一臺采用獨立油散的挖掘機”、“第一臺結構件壽命突破10000小時的挖掘機”等多個國內紀錄。同年,經國家科技委員會鑒定,認定其達到了“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
樣機下線后,項目組馬上對SY485H進行了一系列極其嚴苛的試驗測試。據重機試驗中心陳建介紹,應力實測階段,SY485H僅機身測試點布置就多達700余處,高出行業標準30%;礦山工況實挖耐久試驗更是歷時1年之久,確保設備能在最嚴酷的工況中高強度正常施工。
得益于反復調試與改良,產品的結構件壽命高出行業水平20%,液壓件、覆蓋件、發動機、散熱器等部件壽命高30%。
2015年10月,在順利通過嚴苛的耐久試驗后,新一代SY485H正式批量生產,一舉成為國內同噸位機的“巔峰之作”。
憑借“高可靠性、低油耗、高效率、大挖掘力”等優點,產品一經投產便引爆市場。2016年,本噸位市場占有率達到26%,排名第一,毫無懸念地奪得年度“金手指獎”。2017年,SY485H市場表現繼續突飛猛進,取得了銷售近1000臺的驕人業績,銷售額突破20億元,在40噸級以上挖掘機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打破外資品牌在該領域的常年壟斷,成為了國產挖掘機向中大型化進階的標志性產品。
任何一次創新,都離不開對固有思維的突破,也離不開研發團隊的努力和堅持。自項目立項以來,憑借對事業不懈追求,SY485H項目成員年如一日地堅守在技術攻關最前沿,終于將創意和想法轉化成新一代的國產“礦山王者”。曹東輝表示,未來團隊將深入客戶需求,繼續打造具有絕對競爭優勢的大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