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從醫是一個絕佳的選擇,代表著穩定、高收入以及較高的社會地位,但是湖南郴州的曾夏吉卻選擇棄醫轉行,干起了吊裝。這樣的選擇,不僅讓周圍人大跌眼鏡,更讓父母發出了強烈的反對聲音。咬牙堅持,偏偏現實又頻頻澆下冷水。幸好,時光不會辜負努力的人。經過六年時間在吊裝行業摸爬滾打,曾夏吉的夢想已經漸漸清晰。
偷偷辭職創業
“我當時就不想繼續上班了,想自己做老板。”說起當時轉行的想法,出生于1985年的曾夏吉回答得直接,帶著青年人特有的朝氣。
他說的上班是指在一家三甲醫院當骨外科的臨床醫生,這是一份令許多人都十分羨慕的工作。只是三年的上班時光,讓他日益覺得不滿足。正好,身邊有發小進入了工程行業,讓他也萌生了轉行的想法。
這當然受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畢竟培養一位醫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曾夏吉卻十分堅定。他偷偷地辭了職,去上門拜訪業內人士,了解工地工程,以及設備的租賃環境。
“售后服務是我的依靠”
作為一個門外漢,他對領域內的一切都十分陌生,用曾夏吉自己的話來說,他這是“180度轉彎直接到吊車行業”。他從塔吊開始做起,后來又買入了自己的第一臺起重機。“最開始不了解,我給三一銷售人員付完款,都只是在產品說明書上見識了吊車是什么樣。”
這個時候,廠家的售后服務對于他來說就十分重要,成了他的“依靠”。三一不僅為他降低了資金上的入行門檻,服務工程師也為他提供許多幫助。
“三一給我最大幫助是服務,服務對我們初來乍到的人就是一種引導。”曾夏吉說,這讓他了解了三一設備的性能及操作方法、預防事故發生的因素及保養設備的要領,“帶我慢慢對吊車有所認識,積累經驗。”
經常與曾夏吉打交道的三一人也特別愿意幫助他。湖南大馳營銷總監田川就說,曾夏吉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又非常好學,無論是銷售人員還是服務工程師都十分喜歡他,有時候還會利用自己手中的資源為他的業務牽線搭橋,遇到了困難,也主動去鼓勵他。每次三一這邊有什么展會和新品發布會,一定也會為他留一個位置,讓他盡快地融入這個行業。最近,為了進一步支持曾夏吉的事業發展,三一還準備為他指派新的服務工程師常駐曾夏吉的公司附近,更好地為他服務。
熬過最艱難時期
然而,服務工程師的引導肯定是不夠的,真正讓曾夏吉成長起來,還是“現實”這位老師。
最初接觸業務的時候,正是因為“不了解”,反而讓曾夏吉膽子大比別人更大,甚至將起重機交給一位“白天開車,晚上看說明書”的操作手。直到半年后事故發生,才讓他真正認識到了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想起來都后怕”的他,趕緊高薪聘請了有資歷的操作手。
現實的考驗還沒有結束,很快整個吊裝行業來到了最為艱苦的時期。這對曾夏吉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手頭的資金越發緊張。但這并不會讓曾夏吉灰心,反而讓他更加投入其中。
“那時候,我就一心一意專門搞業務。”只要是跟吊裝業務有關的朋友,曾夏吉就天天聯系人家,“首先把我們這里一半的有關人士一一上門拜訪”。這讓曾夏吉捕獲了不少商機,也尋找到了更多的長期合作伙伴。
“我當時已經投入了很多資金和心血,一旦半途而廢就一無所有。”這段艱難的時光總算度過去了,卻讓曾夏吉感慨萬分。他說,如果灰溜溜地回去,想想周圍人的反對,“肯定會說閑話”,這又讓他咬牙堅持了下來。
昨天的夢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還可以成為明天的現實。現在的曾夏吉早已不是當初那個看不懂設備的新手了,他一路穩扎穩打,將自己的長信吊裝經營得有聲有色。
“現在的我,對吊車有了認識,有了經驗,更有信心將業務擴大、做強。”曾夏吉現在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就是先做到郴州吊車行業規模最大、服務最好、名氣最大的吊裝租賃公司,未來集中精力以及資金放在吊車產業,一直作為主業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