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時刻,不同的角落。這一年,發生了許多難忘而溫暖的事。這些自帶光芒的小小個體,也傳遞著三一的愛與善意。
云南南澗,客戶的挖掘機不慎落水。一位服務工程師毫不猶豫跳入了冰冷的瀾滄江中進行搶修。
這一跳,跳出了“三一精神”——將服務做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炎炎夏日的柳州,一位服務工程師直接躺在了50℃的地面上,為客戶更換接頭油封。油污滴下來,流進了嘴里,淋臟了全身,混雜著汗水黏在了塑料雨衣上!
極端條件下,考驗的不僅是工程師們的維護技術,更是考驗著他們的服務靈魂。
一年一度的三一節表彰會上,一位科技戰線的受表彰者正對著他的榮譽證書拍照,發給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一日三一人,一生三一情。讓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這是三一節每年的內核。如今,三一節已成為三一的一種符號、一種文化和一種指向。
6月24日,在通往茂縣災區的道路上出現嚴重堵車,救援人員只能冒著山體滑坡的巨大危險,硬扛幾十斤重的裝備,步行了13公里山路抵達災區。
有一種路程叫千山萬水,有一種承諾叫使命必達。
重慶白濤鎮的山道上,一輛大貨車失控沖出路面,車頭懸在了半空中。當地消防隊帶著三一帕爾菲格隨車吊及時趕到,將搖搖欲墜的一家四口“懸空”安全救出。
平時靜默不語的機器,到了生與死的關鍵時刻,方顯其背后的偉大和溫暖。
一位閥塊機加班組的工人正在聚精會神的精細作業。他手中的閥塊件最小精度公差僅0.001毫米,不到一根頭發絲的十分之一。
認真負責是一種人生涵養,工匠精神是三一大國工匠的擔當。
一位對外聯絡部的工作人員正在接待一批1200人的學生團。今年企業關注度高,她的工作量比去年翻了3倍。
90后、三一第一風景線的一員,用她的堅持詮釋著這個時代的大命題——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
7月酷暑,湘中大地氣溫攀升至40度。三一中源黨支部為高溫天氣下辛勤勞作的員工送去西瓜。
關懷不是豪言壯語,而是融入日常的點滴細節。瓜再小,也是大大的關心。
三一服務工程師們常年出差,有時候衣服在賓館洗了沒法干,就會拿到工地去曬,這也成為了一道獨特的“三一風景”。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