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民族素來以彪悍著稱,被冠以“戰斗民族”的頭銜。作為外來者,想要在“戰斗民族”的國家站穩腳跟,那必須要有幾分真本事。三一,工程機械中的戰斗機,就以卓越的產品性能獲得了他們的認可,成了他們的心頭愛。三一超低溫履帶起重機就是最好的例子。
呼吸都會結冰
在寒冷的西伯利亞,有一條極其重要的線路正在施工,就是中俄天然氣管道工程。中俄天然氣管道工程起源俄羅斯西伯利亞,終點為中國上海,全長7000多公里,其中東線途經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等9個省區市,全長3371公里,是我國目前口徑最大、壓力最高的長距離天然氣輸送管道。
同時,這條線路還是中俄兩國加強全面能源合作伙伴關系、深化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又一重要成果。
參建這代表中俄重要合作成果的大工程,對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來說意義非凡。三一與俄羅斯代理商PSK集團通過多次拜訪俄羅斯天然氣公司,最終溝通確定了項目的需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能適應超低溫的施工環境。
在天然氣管道穿過的地區中,最冷的已經到達了北極圈,氣溫普遍在零下20℃,最低到了零下50℃。需要履帶起重機施工的區域是靠近北冰洋的俄羅斯薩哈共和國天然氣管道建設場地。
這里夏冬兩季最大溫差可達70−75℃,也是北半球冬季最長和溫度最低的地區,在北半球絕無僅有,陸地幾乎全是永久凍土帶。施工人員只要站出去,呼吸都會讓胡須上立馬掛滿冰凌,變身“老爺爺”,而這還只是白天的零下35℃,當天晚上最低溫度達到零下48℃。
愛上“中國制造”
為了做好客戶的第一時間服務,三一成立了重起事業部和俄羅斯大區聯合組成的俄羅斯特質履帶起重機工作小組,根據項目施工要求和具體工況,加速對超低溫版SCC2600A履帶起重機的研發。
超低溫啟動、超低溫駕駛室和油道管路加熱、超低溫液壓油箱內加熱器、發動機機油加熱器、防凍液加熱等一項項引入,經過十余次與客戶的聯合技術調試,超低溫版SCC2600A履帶起重機順利交付,這也是三一履帶起重機產品第一次打入超極限低溫施工。
在這里服役三年多,這臺超低溫版SCC2600A履帶起重機表現出眾。不僅控制系統可在高寒、高溫、高原以及大風沙惡劣環境中穩定運行,而且還可以在工作和安裝兩種操作模式中切換自如,既方便又可靠。軌距為6.7m的底盤,保證360°回轉范圍內出色的作業穩定性,負荷傳感、極限負荷調節以及電液比例微速控制使各個動作微動性極佳,操作更平穩。強大的行走牽引力和行走平穩性則將履帶起重機優勢發揮到極致。新款的駕駛室也受到了操作手的歡迎,美觀、舒適、安全,更不怕超低溫的侵襲。
此外,三一一如既往地高質量服務也讓客戶十分滿意。每周的常態化溝通、每月的定期巡檢讓任何問題都可以第一時間解決。
這臺超低溫260噸履帶起重機的優異表現深深地打動了俄羅斯天然氣公司,讓他們從忠實的歐美設備用戶變成了“中國制造”的粉絲,又接連購入了35臺三一汽車起重機,實現了與三一的戰略合作,這也使得三一設備大批量進入俄羅斯,打開了俄羅斯油氣施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