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西藏,有100多臺三一起重機設備參與橋梁、鐵路、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為建設美麗西藏貢獻力量。在這批建設堅兵身后,是我們的幕后英雄——陌陌奉獻的三一服務工程師們。他們承受著高寒、缺氧、強紫外線、惡劣環境等巨大的壓力,24小時聽候客戶召請,用心呵護著每一臺設備,他們是青藏高原上三一起重機的“守護者”。
從左往右:王平、李正中、李立
今天,小編跟大家講講他們的故事。
1、初識西藏,美好和痛苦同樣深刻
西藏,純潔而又神秘,每年吸引朝圣者、探險者和旅游者無數。
然而,對進藏工作的人來說,要克服“高寒、低氧、強紫外線”的高原環境卻沒有那么簡單。
2013年5月,王平成為三一駐西藏的一名服務工程師。和大家一樣,初識西藏,覺得這是一片祥和、充滿神奇之力的圣地,所有的一切如此的安靜,連浮躁的內心都變得波瀾不驚。
然而,這種內心的平和還沒來得及細細體會,便被猝不及防的高原反應打破,呼吸沉重,胸腔如被千斤巨石壓迫,腦袋疼痛欲裂,伴隨各種不適而來的是整夜整夜的失眠。
所有心理上的美好印象被生理上的痛苦取代。這一刻,王平意識到,他與西藏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2、72拐、無人區,工作處處是挑戰
在川藏線上,有一個叫通麥的地方,路面僅一車寬,底下是咆哮著的雅魯藏布江,因地勢險峻、路況復雜,又有“天路72拐”“通麥墳場”之稱。在通麥,經常有游客嚇得把車停在路上不敢前行。當地有句話:“川藏難,難于上西天”,就是對這里最真實的描述。
剛到西藏不久,王平就接到客戶召請,前往昌都處理一臺25噸起重機支腿故障,而去昌都來回必須經過通麥。在返回途中,班車行駛到通麥段時遇到了塌方,因為西藏氣候晝夜溫差大、且沿線都是無人區,一車人只能在車里等待,而這一等就等了4天。
這4天里,又冷又餓,在那種瀕臨絕望的等待中,每時每刻都是一種煎熬。
每一位進藏工作的服務工程師都有許多的故事,李正中記憶深刻的是穿越可可西里無人區那次。
2014年5月,那曲地區尼瑪縣客戶反應設備出現故障,客戶正在吊裝攪拌罐,無法繼續施工。
尼瑪縣屬于可可西里無人區,出了縣城電話就沒有信號,而去尼瑪縣就必須穿越一望無際的草原。客戶的召請就是命令,李正中開車就往客戶那邊趕,在穿越無人區過程中,導航失效,只能軋著別人走過的路前進,遇到下雨痕跡被沖刷,就算是“老司機”也會迷路。
李正中準備了地圖,指南針,還有一本筆記本,一路上他詳細記錄著方向與里程數據,即便這樣,好幾次都差點迷失了方向。
就這樣走走停停,一邊走一邊摸索,從駐地到尼瑪縣500公里的路程,李正中一個人日夜兼程開了近30個小時才到。
......
在西藏待了4年多,說起西藏惡劣的環境,王平和李正中依然心有余悸。在他們看來,高原反應就像是一場洗禮,進藏的人都必須經歷。高原反應雖然難受,但最大的困難還是惡劣的自然環境:高寒、人煙稀少、路況復雜以及長期的居無定所。
3、環境惡劣,最害怕感冒
在西藏,每一次外出工作都是一次挑戰,除了要面對不同的路況、不同的風險、惡劣的環境,最怕身體過度勞累導致感冒,從而引起肺水腫等高原病,因為這往往是致命的。
2014年7月,江孜有臺設備因操作不當出現問題,接到客戶召請,王平連夜出發。那天晚上帕里高原風速很大,晝夜溫差20度,晚上氣溫接近0℃,當他日夜兼程趕到客戶工地時,感覺有點頭暈,當時以為是累的,也沒注意。到了晚上,王平發起了高燒,整夜都睡不著覺,第二天更是咳嗽不斷并伴有血液。
在堅持完成設備施救后,王平立即前往當地診所就醫,典型的感冒引起的高原性肺水腫。醫生說:“你是運氣好,如果引起腦水腫,救活了,人也廢了!”
“當時醫生開了一副利尿的藥,一個小時里我去了6次廁所,感覺真從鬼門關走了一圈。”王平說,從此之后他再也不敢在高原地區硬扛感冒。
4、精誠所至,服務永恒,因為責任,所以堅持
西藏地廣人稀,100多臺三一起重設備分散在各個地方,單個人的力量根本無法滿足服務要求。
2013年10月,李正中來到西藏工作。在第一年,李正中每次外出工作,受風寒必定感冒,嚴重時一個星期都沒下床,一年下來過半的工資交給了醫院。
2014年底,又有一位服務工程師來到西藏工作,堅守了大概2個月后,這個小伙選擇了離開。
生活就是這樣,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他所能承受的也不一樣。李正中說,那個小伙子走的時候我們只能送上最真誠的祝福!
2015年3月,李立來到了西藏,至此西藏區域服務團隊正式穩定下來。
工作在繼續,新的故事也在上演。
2016年11月,阿里地區一輛新設備出現大臂伸縮故障,設備擋住了要道,時間緊急,李立接到電話后立馬乘車前往,剛走到昂仁,大雪封道,車輛全部折返。沒辦法,李立只好走路前行,一直徒步了27公里才到出山口,攔下一臺工程車繼續前往,坐了三天車終于趕到。
當客戶看到李立那一刻,一臉驚訝,連忙問道:“大雪封道,你是怎么來的?還以為你們不會來了。”得知過程以后,客戶豎起了大拇指久久沒有放下。
修完車,客戶留他歇會,吃過飯再走,李立委婉謝絕了,因為還有新的任務在等著他。
“這么苦,為什么還要堅持?”李立說,談不上多么高尚和偉大,來西藏是自己的選擇,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到底。這是做人的道理,也是三一事業理想的信念。
同樣在這里堅持的還有王平和李正中,他們三人組成了公司駐西藏服務團隊。高原缺水,缺氧,但絕不缺精神!三一設備在哪,三一服務就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