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b1ld9"></strike><del id="b1ld9"></del>
<span id="b1ld9"><video id="b1ld9"></video></span>
<strike id="b1ld9"></strike>
<strike id="b1ld9"></strike>
<strike id="b1ld9"></strike>
<span id="b1ld9"><i id="b1ld9"><del id="b1ld9"></del></i></span>
<strike id="b1ld9"><dl id="b1ld9"><cite id="b1ld9"></cite></dl></strike>
<span id="b1ld9"></span><strike id="b1ld9"><i id="b1ld9"></i></strike>
<span id="b1ld9"></span>
<ruby id="b1ld9"></ruby>
<span id="b1ld9"><dl id="b1ld9"><ruby id="b1ld9"></ruby></dl></span>
<strike id="b1ld9"></strike>
<strike id="b1ld9"><dl id="b1ld9"><del id="b1ld9"></del></dl></strike><span id="b1ld9"></span>
<span id="b1ld9"><video id="b1ld9"></video></span> <strike id="b1ld9"></strike>
<span id="b1ld9"><dl id="b1ld9"></dl></span>
<ruby id="b1ld9"></ruby>

公司動態

首頁 > 公司動態

三一龍經理的辦公桌:細微之處見真章

2016-12-13 11:20:33

電 腦

如果不是因為被采訪打斷,龍衛平應該還在忙碌著一份數據。看到有人來,他關掉了文檔和屏幕,畢竟他的工作是需要保密的。

在這臺電腦中,龍衛平寫出了許多對公司產生了參考價值的報告。比如去年關于工程站的調查報告。

眾所周知,三一在攪拌站市場上獨占鰲頭,但其實這個分類下還有許多細分市場,如工程站。在調研中,龍衛平發現,這個產品與商混攪拌站存在著差異。“配置要求不高,但是精度要求很高。”龍衛平說,而且工程站的客戶一般是將這套設備作為內部生產工具,不會過多關注品牌,由于多用于高鐵等人煙稀少的施工地點,因此對產品本身外的屬性等都不臺關心。業內有一些敏感度較高的公司,早就抓住了這些特點,對產品進行了改進,在這個細分市場領先一步。

龍衛平迅速將相關情況整理成報告并上報了公司,并得到了重視,不僅讓調整后的產品更加貼合客戶需求,還調整了產品的主要型譜。2015年,在市場形勢依然嚴峻的情況下,三一工程站的銷售取得了逆勢上揚。

書 本

在電腦的右邊,有一列書被放在文件欄里。《藍海戰略》、《商業情報》、《市場調研、分析與預測》等與專業緊密相連,甚至還有一本《和秋葉一起學PPT》。

成為一名調研經理是龍衛平六年前做出的選擇,這一年,他四十歲。很多人的四十歲已經走過了職業生涯的大半,崗位很少發生變動,而龍衛平一直在期望突破。希望新的崗位能讓他開拓視野,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

說到現在的工作,他順手抽出一本數據分析員的考試參考書,里面都是工工整整的筆記。這是他正在準備的考試,8月份已經報考了,現在正在接受遠程教學。

其實,剛做調研的時候,龍衛平并不覺得很難,因為他主要負責收集信息,分析工作另有人做。但是當他從總部調到事業部后,就感受到了壓力。

“不僅需要收集信息,還要整理和分析,形成報告。事業部領導更加關注具體的東西。”龍衛平看看身邊的同事,幾乎都是統計學等專業的研究生,而且同樣有著豐富的經驗。當他再看到報告中的差距時,更讓他下定決心多學習。慢慢地,他讀懂了數據,報告也越寫越好。

臺 歷

龍衛平辦公桌的左邊是一本臺歷,小格子里寫著一些工作計劃,考試、出差、數據都是其中的高頻詞匯。另有一張便利貼將重點工作記錄下來,貼在日歷上。可以看到,龍衛平出差的日子不少。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龍衛平說,雖然實地調查最累,但是也最能了解市場。有時候在農村調研,他還會跑到農戶屋頂,和包工頭面對面地談,了解市場上蛛絲馬跡的變化。

在外的日子也是讓他最有感觸的日子。“出去調研的時候,你的公司就是你的尊嚴。”龍衛平言語中總是處處以自己是一個三一人感到自豪,他說,有時候自己報上“三一”兩個字,調研對象的態度都要好上不少。

每年的年底和開春都是是龍衛平最忙的時間。不僅要出具年度總結報告,還要提供預測報告,為來年公司決策提供參考。但是,在他看來,這就是這個崗位的價值。

老款的茶杯

辦公桌上有一樣物件,與其他物品有著明顯的年齡差距。這就是一個乳白色的塑料保溫杯,想來已經用了不少年。與保溫杯一樣,龍衛平在三一也是一個老資歷,他的三位數的工號足以說明。聽龍衛平講他在公司的經歷,會說出很多司齡不長的人完全不知道的事情。

當三一還在漣源時,龍衛平就加入了三一,他們這一批員工被稱為“黃埔一期生”。進入公司后,他被選拔到當時的技術開發部,從事測量工作。那時候的大學生還是珍稀人才,于是公司就培養了一大批包括龍衛平在內的高中生,他也成為公司送去讀大學的第一人。這段經歷被龍衛平反復提及,言語中充滿了對公司的感激。

后來,龍衛平又在車間、催款、調度等多個崗位工作過。作為一名老員工,龍衛平一直受到同事們的尊重。不僅僅是他的資歷,而且他從不“倚老賣老”,心態也十分平和,從來聽不到他的抱怨。

聽到同事們的評價,龍衛平講了對他影響最大的兩句話的故事。

當時因為年紀小,他也有過“不安心”的時候,是一位領導點醒了他。這位領導對他說:“在崗一分鐘,負責六十秒。”這十個字一下子就趕跑了他心中的浮躁。還有一句話是出于一位公司顧問之口。當時集團第一次推行ISO9000質量體系,由于對這項工作不太了解,慢慢地部分人就有了牢騷,但是這位顧問就說:“老板把你們請過來,肯定是在能力、精力或者專業上有做不到的地方,你們應該去解決問題,要不然需要你們做什么?”在以后的工作中,每次遇到了困難,龍衛平總會想起這句話,這也成為了他不抱怨的秘訣。

上一篇:電池廠凌晨突發大火 三一“消防俠”全力救援 下一篇:三一連續6年入選“中國最佳雇主百強” 彰顯行業影響力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