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智利礦難救援到今年年初的平邑礦難救援,從2011年三一重起自發組織24小時救援隊到躋身專業的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隊,汶川大地震、雅安地震、智利礦難、日本福島核泄漏、天津港爆炸、深圳光明區滑坡,三一救援成為諸多災難現場的力量擔當之一。
可以說,向世界彰顯“中國制造”強大力量的三一,以積極的救援參與,履行企業公民的擔當——創建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觀瞻三一多年的發展軌跡來看,這并非高蹈的抒情,這份源于品質信仰和責任堅守的擔當,也正是三一奔赴向前的重要動力。于此而言,當生命在三一設備和同仁的努力中實現重生時,這并非意外的收獲,而是長期堅守品質與責任的水到渠成。
更讓人欣喜的是,如果說那些大災大難現場的三一身影,投射出作為一個全球制造領先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那么,在越來越多救援現場出現的三一產品,則傳遞出三一產品的經營者,在對三一精神的深刻認同下,延續著三一社會責任的擔當。在每一個救援現場,三一產品的經營者實現了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共生,把社會貢獻視為產品經營的持續源泉。具體到此次救援來說,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隊,用生命的奇跡禮贊每一個獨立的生命,致敬每一份努力和堅持,也是在向三一品質加冕。
不得不承認的是,機械裝備制造行業,正在經歷一個不知終期的寒冬。當生命在寒冬里、在深邃的腹地,可以向死而生時,它同樣可以讓我們振奮的時,堅持對品質的追求,堅持對責任的擔當,企業與客戶間的同舟共濟,是可以共赴時艱,等來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