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挑戰不可能》一經播出,三一員工劉仁偉成為了全國觀眾矚目的焦點,走鋼絲,過單邊橋等高難度動作讓人佩服不已。而這些光環的背后,卻有著他平實卻不平凡的故事,小編有幸采訪到了劉仁偉,聽他講述《挑戰不可能》 背后的故事。
1、“細微到呼吸的節奏變化”
“最大的挑戰應該是過單邊橋,橋面只有45厘米寬,7.5噸重的挖機只能靠單邊履帶在前面行走,特別是連接的凹槽處,挖機晃動比較難控制。”劉仁偉坦言,第一次上這么大的舞臺,呼吸都是帶“喘”的。
“操作挖機時,一個輕微的動作失誤,甚至是呼吸節奏的變化,都會影響到挖機的平衡掌控,稍有差池,機器就會從上面掉下來。”既要控制身體的緊張感,又要注意前方路面的變化,做出準確的判斷,劉仁偉認為這是挑戰時遇到的最大困難。
“走鋼絲時感覺更像是開著挖機在蕩秋千,鋼絲繩是軟的,這么重的挖機走在上面,繩索晃動得很厲害。”說到走鋼絲,劉仁偉當時在駕駛室里面是看不到履帶下面的鋼絲繩,只能憑借駕駛經驗來調整挖機的平衡。
2、“國寶級”操作手
“做了5年的操作手,走南闖北開挖機做過很多工程,但那時只是單純地會開挖機。”他坦言,來到三一后,才真正了解如何操作挖機,從最基礎的各個零部件到挖掘機的各項性能。
“剛進三一的時候還是一個高中生,說實在話,剛開始還是有點自卑的,”劉仁偉笑稱,那個時候,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哪個學校畢業的。
“現在我也是本科生,其實起點低并不代表什么,你比別人跑的快就行。”從2007年到現在,劉仁偉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本科學歷,也成為了挖機行業性能測試屈指可數的專家。
現在三一的每款挖機下線,都要經過他反復測試體驗,修正,直到他認為性能已經達到完美才行,大家打趣地說,“挖機行不行,還得劉師傅說了算”。
而對于自己取得的成績,劉仁偉表達了對公司和同事的感謝。“三一給我們免費的平臺,讓我們免費進修;二是跟周邊同事、供應商學到了很多。”來三一快10年了,劉仁偉坦言收獲很多,過得也很充實。
(刷爆朋友圈《會跳舞的三一挖掘機》由劉仁偉策劃、編排、導演)
3、感謝家人的陪伴與支持
“非常感謝家人的支持,沒有時間給予太多的陪伴”,2012年調到三一臨港產業園,劉仁偉的愛人也辭去了工作,陪著他到了臨港照顧他的起居。
“希望帶著她們出去旅行一趟,答應了好多次,都沒實現過,”劉仁偉自稱自己在公司里是個言出必行的人,在家人面前卻是個“失信”的人。
談到以后的期望,他說,他想成為世界級的專家,讓中國的挖掘機的檢測達到世界最頂級的水平。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榜樣,希望自己的努力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他依靠精湛的操作技術,完成了挖掘機走鋼絲、過單邊橋的高難度動作,成功登上《挑戰不可能》榮譽殿堂;他依靠自己的努力,由高中生到本科生,由三一挖機實驗員到挖機行業測試專家;他不斷挑戰,成就自我,在追夢路上不斷創造著人生的奇跡。
三一信條:“人類因夢想而偉大”
觀看“挑戰不可能—劉仁偉挑戰挖掘機走鋼絲”
《挑戰不可能》國民神器SY75C-10
(本文來自三一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