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三一重工發起成立的湖南首家民營銀行——三湘銀行正式獲批。這是三一重工資本的再度投放,也是三一重工向金融領域延伸布局的轉型之舉。
在經濟下行和工程機械行業低迷雙重壓力下,轉型升級成為潮流。作為工程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三一重工如何突破發展瓶頸?如何調整發展戰略轉型升級?又該在這輪產業洗牌扮演怎樣的角色?
工程機械觸底反彈開始復蘇
“近年來工程機械發展乏力,主要是國家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原因。”向文波說,幾年來工程機械需求持續探底,產能過剩,企業盈利能力弱化。
向文波表示,過去工程機械行業表面上是一片繁榮,但背后滋生了競爭秩序混亂、市場投資過熱、門檻降低等深層次隱患,也衍生出企業管理效率低下、成本控制不足、企業文化渙散等問題。
在向文波看來,過去工程機械行業長期每年百分之幾十的超高速增長,是非常態的,待資本和政策紅利消耗殆盡,工程機械行業勢必要經歷一次重新洗牌。
“這是一次沖擊和挑戰,但長遠來看,這有利于企業健康發展。”向文波說。如今,挖掘機等一些產品止跌回升,都在釋放一個信號:長沙工程機械行業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正在觸底反彈。
幾年前,中國挖掘機品牌超過上百家,如今還在繼續生產的只有20多家。而三一重工在這場“叢林之戰”中,顯然是勝利者,2011年三一重工挖掘機銷售額只有11%的增長,今年已達到20%。
對接“一帶一路”布局全球市場
三一重工對市場的反應極為迅速。面對外部環境的擠壓,三一重工第一步是優化企業內部結構管理,控制成本費用,提升流程信息化水平,效果明顯。同時,三一重工大膽研制高程消防車、城市渣土車等新產品,并與國防科技大學合作研發無人作戰平臺。
向文波說,國內市場下滑萎縮,瞬間讓海外市場成為“香餑餑”。2012年,三一重工海外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一舉實現了三一在全球混凝土行業的霸主地位。如今,三一重工海外銷售已經突破百億元,占到公司銷售業績的40%以上,其中挖掘機今年海外銷售同比增長近90%。
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提出后,三一重工瞄準新契機,成立“一帶一路”領導小組,專門負責對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并與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外交部建立良好商務聯系。
期間,三一重工把亞太總部遷到新加坡,在兩條絲綢之路沿線布局。一方面依托新疆生產基地,把俄羅斯大區劃分兩部分,一個為俄羅斯,一個為中亞大區,輻射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另一方面借助德國普茨邁斯特,在土耳其、德國、比利時、西班牙、法國建立制造工廠。至此,三一重工全球戰略布局基本完成。
三一重工要扮好領頭羊角色
“不管市場如何變化,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成為一家世界級的中國企業,這是三一集團首要發展戰略。”向文波說,憑借行業地位和品牌影響力,無論是對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還是實施國際化戰略,三一重工都應該是行業的領頭羊。
去年,以三一集團為首的中國企業組成代表團,先后訪問印度、南非等國家,開展海外業務合作;與此同時,三一集團和省商務廳合作,邀請36個非洲國家駐華使節訪問考察三一重工,開啟湖南企業考察之行。
眼下,創客是一個非常熱的詞匯,已經成為具有鮮明時代印記的標簽。在國外創客“大咖”紛紛進駐中國時,三一重工在長沙經開區投建了三一眾智新城。“在共享經濟時代,三一眾智新城的建設,對入駐企業和三一重工來說是雙贏的。”向文波說。